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开启市场经济的时代,也是上海的时代。期间,我曾在沪学习与工作,后来赴美读书,并在纽约、香港工作,最终落户北京,开始了近20年的生活。我不时会去上海出差、探亲和回访母校,但是客观的讲,工作原因却越来越少,反而去经济活跃的江浙出差越来越多。我一直不觉得这意味这什么,直至近期上海疫情全面爆发,成为中国首个确诊阳性突破10万例的城市,而网上抱怨声不断、负面消息不断,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于是利用周末假期,把上海进入21世纪以来的经济、结构、房价、人口、研发、科技等各方面的数据全面梳理了一遍,才发现,尽管上海依然是中国名副其实的GDP第一大城市,但各方面的问题已经现显。可以预见,如果不及时出手纠正这些发展的“隐忧”,在2030年左右或之前,上海将失去中国GDP第一城的地位,而且人均GDP排名也会进一步下滑。本文的数据均来自万得下载的国家统计局公开披露数据。城市样本为一线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其中部分数据更新到2021年,部分数据个别城市未提供。
隐忧一
上海GDP优势逐年缩小,人均GDP排名第二
2021年,上海、北京成为中国首批两个进入GDP四万亿元俱乐部的城市,其中,上海的GDP是43215亿元,北京是40270亿元,北京大约是上海的93.2%,而在10年前,上海、北京的GDP分别是19196亿和16252亿元,后者是前者的84.7%,差距缩小了8.5个百分点,照此速度到在2030年或之前,北京将超过上海成为中国的GDP第一大城市。
此外,上海的人均GDP一直和北京十分接近,例如2011年上海的人均GDP是82560元/人,北京为81658元/人,上海比北京高1.1%。但到2020年,上海、北京人均GDP分别为155768元/人和164889元/人,上海比北京低5.5%。2021年,北京人均GDP升至184000元/人,预计这个格局不会改变。从图2看,2019年以来,深圳、广州受贸易战和疫情的影响,人均GDP显著下滑,2020年深圳仍略高于上海,2021年准确数据尚待官方的正式披露。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京沪之间人均GDP差距拉大的趋势不逆转,以及如果深圳持续发展,上海的人均GDP将处于国内城市排名第三的水平。
隐忧二
上海房地产、金融保险快速发展,北京开始发力制造业
图3显示,北京在第三产业方面的优势一直非常明显,过去10年间,上海、广州等都在快速追赶。2011年,北京的第三产业占GDP比例为76.1%,上海仅为58%。2021年,北京、上海的第三产业占GDP比例分别为81.7%和73.3%,差距明显缩小。
主要由工业、建筑业构成的第二产业,一直是北京的“小项”。2011年,上海、北京的第二产业占GDP比例分别为41.3%和23.1%,北京只有上海的大致一半。近十年来,在宝钢外迁等产业政策的推进下,上海的第二产业大幅下降至26.5%,北京也降至18%。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国家倡导制造业强国、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大背景下,北京2021年的第二产业GDP显著提升了2.2个百分点。
上海第三产业快速赶超的驱动因素之一是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2011年,上海房地产业占GDP的比例为5.3%,北京当时为6.6%。经过10年的发展,2020年上海的房地产业占GDP比例上涨六成至8.8%,而北京仅略增至7.3%(2021年又下滑至6.5%,低于2011年)。可以预期,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背景下,全国的房地产行业将进入平缓发展或逐渐缩减期。GDP对房地产业倚仗越大,GDP增长的风险也越大。
上海第三产业快速赶超的另一驱动因素是金融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图6显示,2011年上海、北京的金融保险业占GDP比例分别为11.9%,和13.6%。经过10年到2021年,上海基本追平,沪京分别为18.5%和18.9%。由于有大量的国有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总部在北京,因此,北京金融保险业占比高并不足为奇。相反,上海在金融保险业占比与北京追到基本一致,反倒令人有“经济空心化”的担忧,毕竟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例如,因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民营经济带动而拥有丰富金融资源的深圳,2020年金融保险业占比较上海低3个百分点,而图3显示,深圳的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占GDP比较上海高出近一半。
隐忧三
上海的科技创新、数字产业趋于落后
到上海出差的人几乎有一个普遍的感觉,就是上海人满足于富足、舒适的城市生活,对创业、创新并不感兴趣。而在互联网、信息科技等数字经济领域,上海的落后更是不言而喻,甚至不如深圳、杭州。但这些都还是感觉,毕竟上海每年也有大量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其中不乏博士、博士后等高精尖人次,而上海又是科创板的大本营,中国金融最发达的城市之一,金融业占GDP之比几乎和北京比肩,难道科技创新真的不行,需要认真看一下数据。国际上通行的衡量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活跃度的重要指标,是该国或地区每年专利授权数或专利审计受理数。图7显示,2021年,北京获批的专利授权数为19.9万件,上海为17.9万件,北京比上海多2万件。而在2006年,北京的专利授权数仅为1.1万件,上海为1.7万件,上海是北京的1.5倍。图8是年度专利审计受理数,沪京两地呈现了相同的趋势。2006年,上海的专利审计受理数为3.6万件,比北京的2.7万件多三分之一,而到2021年情况逆转,北京的专利审计受理数是25万件,比上海的21万件多20%。
在数字经济方面,无论是以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传统互联网平台,还是以TMD(今日头条/字节跳动、美团点评、滴滴)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公司,亦或是大型科技企业(如,小米),上海都未分的一杯羹(上海唯一的一家互联网领先公司携程并未被纳入互联网业内的BATJ+TMD+M层级)。上述8家公司中,6家(百度、京东、今日头条/字节跳动、美团点评、滴滴、小米)总部在北京,1家在深圳(腾讯),1家在杭州(阿里)。
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缺乏北京、上海同时可比的经济量化指标。但是,北京披露了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属于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如图9所示。从2010年的8.6%,逐年增加到2020年的15.3%。从这个角度讲,北京的第三产业占GDP之比超出上海8个百分点,但金融与房地产占比合计却低于上海,就不足为奇了。
除此之外,北京在信息、计算机和软件行业的城镇就业人数方面,远远超出上海,例如,2020年北京有92万人就业于该类别行业企业内,比上海的45万人的2倍还要多(见图10)。这里插一个小插曲,听上海亲戚说上海在数字化网络建设、应用等方面甚至还不如一些2、3线城市,但外地企业根本插不进来,本地企业又做不好。事实上,在本次新冠疫情大战中,各地的健康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北京“健康保”的普及程度及强制使用程度显著超过上海,而且鲜有报道有技术问题,使用起来很方便,版本也不断更新。而上海健康码“随申码”的普及与强制使用程度远不如其他地方,甚至不时传出有码出错的问题,这恐怕和两地大数据与IT技术底子的巨大差异不无关系。当今世界是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得数字化者得天下。如果上海连健康码的使用效率与效果都不能在国内排到前三,那在新的数字时代中,上海所面临的挑战与突发风险恐将远不止疫情。
隐忧四
上海的“高房价之困”
票房神话——上海方言电影《爱情神话》中,徐峥演的老白是一位绘画老师出身,现在主要靠收房租过生活的上海男人。剧中,他和李小姐(马伊琍饰)的转折点之一,就是老白邀请李小姐住过来,但后者感觉太快了,甚至提出“断舍离”。足见房子与租金在上海人生活中的分量。这其实是目前上海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本地人家往往有两套房,而在房价的推波助澜下,租金不断上涨,因此收租族(或食息者)更易于工作缺乏拼劲、闯劲,更难承受创业、创新之苦。这种高房价导致的企业创业成本增加,居民创新创业动力不足的恶性循环,权且将其成为上海的“高房价之困”。图11显示,目前深圳、上海、北京房价排名全国前三。有人问,深圳不也有“高房价之困”吗?的确也有,但深圳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因此,并未有如上海那样的高比例本地人有一套房或两套房,他们会为了买房子而工作更有拼劲与闯劲。从图11看,上海房价与深圳已经很接近,而又比北京高出约10-20%。图12显示,在高房价背景下,上海租金不断高企,以2004年5月为100,上海的房租指数增长了142%,北京同期增长约104%。
这种高房价——高租金——高创业成本与低创业动机——创业、创新缺乏,员工拼劲、闯劲下降——新经济企业缺少,企业与机构工作效率下降等,一定程度形成了恶性循环,阻碍了上海经济的发展。
隐忧五
上海成为率先进入人口“负增长”的一线城市
近日,28个省、直辖市的2021年人口增长率出炉。其中上海是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省市之一。如果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上海则是第一个进入人口自然负增长的。图13显示,2020年上海、北京、广州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千分之-0.56、2.39、和8.95。(深圳自然增长率虽未公开披露,但广东整体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在全国排在前列,2021年全国第二。)
众所周知,GDP是人口数与人均GDP的乘积。因此,当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必须通过人均GDP的提升与外来移民的增加才能增加总体的GDP。而率先进入人口自然负增长,十分不利于上海维持作为中国GDP第一城的优势地位综上,本次上海成为中国首个确诊新冠阳性突破10万例的城市,固然有奥密克戎高传染性与地方防疫政策反复等特殊原因。但从过去十几年的数据看,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上海在经济总量、人均GDP、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房价、人口增长率等多方面,的确存在比较大的发展隐忧。(财新专栏 戚克栴)(文章来自:中金在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