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晚间,在雷军2022年度演讲中,小米发布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内部昵称“铁大”。
从外形来看,CyberOne身高177CM、体重52KG。搭载自研Mi-Sense深度视觉模组,结合AI交互算法,可对真实世界三维虛拟重建,实现双足运动姿态平衡,支持多达21个自由度,并能实现各自由度0.5毫秒级别的实时响应,模拟人的各项动作。
而就在几天前,特斯拉宣布将在9月30日推出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原型机,马斯克直言这是特斯拉今年“最重要的产品”。他认为,“从长远来看,Optimus机器人将比汽车更有价值,将彻底改变整个经济。”
在马斯克、雷军等一众大佬的追捧下,资本市场一度为之振奋,人形机器人相关概念股异常火爆,出现涨停潮。
民生证券预计,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30亿元,到2030年达到3720亿元。
然而,人形是解决综合问题最高效的形态之一,是机器人领域公认的终极方向,同时也是技术难度最大、需要投入最多的。
雷军在发布会上也坦言,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人形仿生机器人的技术集成度最高、难度也最大。雷军称,“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成本每台大概六、七十万元,尚无法实现量产”。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产业进程来看,人形机器人在全球范围还处于实验室阶段,该产品的性价比差、商业化难度大,还处在相对较低、实用性不强阶段。
在产业界人士看来,优秀的机器人产品,既要满足具体使用场景的需求,考虑实用性及适配性,同时还要看产品的量产能力和成本控制。
因而,机器人产品的发展、迭代非常依赖相关产业的发展。过去多年,汽车行业长期以来是机器人使用量最大,且对性能要求最高的场景。
对于特斯拉机器人而言,券商机构认为,人形机器人生产制造与新能源汽车相似,硬件预计会与相关供应商合作。已建立合作的国内智能制造厂商,更有机会切入特斯拉机器人供应链。
以仿生机器人头部为例,Optimus(擎天柱)和特斯拉电动车一样,采用了基于摄像头的视觉信息系统,安装在面部黑色区域。而小米CyberOne,情绪感知涉及2D弯曲OLED屏幕、听觉传感器及视觉传感器等多个模块。作为小米和特斯拉的国产核心供应商,蓝思科技能为其提供仿生机器人头部的玻璃(或亚克力)防护结构件,及配套的显示及摄像模组研发生产。
早在2016年,蓝思科技就已成立蓝思智能机器人公司,其经营范围包括机器人开发、工业机器人制造等。蓝思科技同时具备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及规模生产能力,借助特斯拉等头部品牌的高起点,以及在智能制造领域先发优势,未来将切入更多机器人产品领域。
而随着新能源产业链的迅速发展,有望改变机器人的现有格局!
产业人士认为,新能源领域在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有望替代汽车成为机器人最大应用场景。短期来看,疫情、缺货给国产厂商在交货期方面带来较大优势;新能源用机器人对性能要求低于汽车用机器人,且更关注性价比,国产厂商有望凭借强大的学习能力迅速迭代产品,逐步缩短与外资的技术差距。
事实上,蓝思科技在智能制造方向的布局,也非常契合产业发展节奏,从消费电子到智能汽车,2021年开始切入光伏新能源领域,这将进一步拓展其机器人产品的应用场景。
显然,国产机器人已经迎来国产替代黄金期!在国内全面实施“中国制造 2025”的当下,智能制造被列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产业创新的重要阵地。机器人产业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代表,已经得到国家层面的战略重视。
发布会上,雷军表示,CyberOne每天都在学习新的技能,“我们相信,未来智能机器人一定会走进人们的生活”。
对于国内智能制造领域的实力玩家而言,一个新的蓝海市场已经开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