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微信应用号正式以"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的名义发布。
小程序出来之后,各界存在这些疑问:
- App和服务号会不会消失?
- 是否会颠覆App Store?
- 安卓、iOS工程师要面临下岗?
- 苹果为何不让叫"应用号"?
- 小程序如何盈利?
- 小公司是否能享受到流量红利?
- 什么样的产品适合接入小程序?
- HTML5的小程序体验不如原生App?
为此雷锋网从知乎上筛选了资深人士对微信小程序的看法。
小程序是否会取代App:
潘欣:
我不觉得微信应用和App之间是非此即彼的二选一关系。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必然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资源相对匮乏的初创企业更适合从低成本微信应用号切入会更快速。
很遗憾看到各路评论家一边倒的激动地讴歌微信小程序颠覆App Store,以及颠覆这颠覆那的,总之颠覆了全世界。
我深深的怀疑你们绝大多数人肯定没经营过一个企业,我也深深的怀疑张小龙自己是否有你们一样的"小程序大梦想"。
QQ也曾经探索过Widget类似的模式甚至QQ桌面,从结果看不是很成功。
相比当年,我肯定更看好微信小程序的前景,但谈颠覆,现在还为时尚早。
小程序和服务号的关系;是否会给个人开放?
laurence:
服务号是否可以转为应用号?这个不得而知,但我相信肯定有大批的服务号是想转变为应用号的,一些服务号的功能属性远大于媒体属性,例如有硬件设备连接需求的服务号、京东购物的服务号、滴滴出行等服务号,如果让这些服务号主体再去开发小程序未免太折腾,主体下的服务号和小程序之间功能也会有重叠,浪费资源,也占用用户的资源,所以我的猜测是认证的服务号是可以转(升级)为小程序的。
在之前订阅号是可以"升级"为服务号的,如果有这个可能,微信可能也会给出是否"升级"的选择;因为从得到的消息来看,微信的态度是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小程序是完全并行的四种形态,所以服务号的继续存在一定还有其服务号的意义,但如何升级不得而知,例如粉丝迁移?
小程序是可以与APP打通,但并没有提与服务号的打通,其实与服务号的打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微信并没有提这一点,猜测服务号是可以升级小程序的。但不支持小程序与App的直接跳转。(能做的都在小程序内做就好了,搞那么多跳转没有意义)
小程序是否开放给个人?
在全面开放申请之后,主体类型包括个人、企业、政府、媒体或其他组织。这一点很有意思,小程序是有个人主体类型的,我们知道订阅号是可以申请个人主体的,但服务号不可以为个人主体的,对此我有很多的疑问。
小程序是有微信支付能力的,而小程序可以面向个人开放?税务问题呢?对于个人来言的可信度整体来说一定要小于企业的可信度的,或者小程序的开放也是对不同组织有区别对待?例如个人开发者是没有微信支付功能的,不然收款到哪里?个人账户?服务号的微信支付都是关联企业对公账户的,微信不会给你提供逃税的能力。
"应用号"无法通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