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行业里每年芯片的更新换代都是最值得期待的。英 特尔将于今年6月份推出代号为Haswell的第四代酷睿处理器,虽然此次推出的芯片仅限于高端版本,也将会带来PC行业新一轮的更新。而Haswell 系列的主流产品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我们可以预计PC产品的大规模硬件更新将于年底到来。
英特尔6月发布Haswell
PC厂商迫切期待产品核心技术的更新可以唤起用户的购机热情,从而扭转PC行业 颓势。然而,过去看来即使是全面革新的微软Windows 8系统对于用户的刺激都十分有限。仅仅是平台的更新是否能带来很好的效果仍然有待观望。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新平台在性能上的提升是否显著才是关心的重点。 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解析一下Haswell新一代处理器最值得期待的四大看点。
英特尔Haswell处理器将于2013年中上市(注意橘色部分)/donanimhaber图
Haswell的本质架构并没有太大变动,沿袭了Sandy Bridge、Ivy Bridge的诸多技术特性,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广泛的通用性是Haswell的重要特点之一,上到服务器下到平板机它都可以用。
Haswell看点之一:AVX2指令集使整数和浮点性能翻倍
指令集的更新对于普通用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整数运算和浮点运算两方面。包括操作系统以及游戏在内的计算机日常应用代码主要依靠整数运算。 AVX2指令集引入了对256位整数矢量指令的支持,让Haswell处理器的整数运算比上代架构有了更大提升,软件响应速度更快,运行更流畅。另外,较 多使用整数运算的图像、视频处理也将受益。
在浮点运算出现较多的领域,比如说游戏效果、3D动画以及视频播放等方面,新的FMA单元也可以加强了处理器浮点运算性能。AVX2指令集帮助 Haswell处理器提升浮点运算性能,也就是说,Haswell处理器将能比Sandy Bridge和Ivy Bridge展现出更强的3D性能和更快更准的通用计算能。
指令集的全面更新是Haswell的一大看点。从2011年初发布的SandyBridge架构之后,英特尔就一直在使用AVX指令集,此后一 直延续至SandyBridge-E以及IvyBridge架构。而此番Haswell的最大更新就是采用了全面更新的AVX2指令集。
AVX2是由AVX指令集扩展增强而来的,为绝大多数128位SIMD整数指令带来了256位数值处理能力,同时继续遵循AVX的编程模式。除 此之外,AVX2还提供了一系列增强的功能性,包括数据元素的广播(broadcast)、逆变(permute)操作,每个数据元素可变位移计数的矢量 位移指令,从内存中拾取非相邻数据元素的指令等等。
具体的扩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支持的整点SIMD数据宽度从128位扩展到256位。Sandy Bridge虽然已经将支持的SIMD数据宽度增加到了256位,但仅仅增加了对256位的浮点SIMD支持,整点SIMD数据的宽度还停留在128位上,
增强广播、置换指令支持的数据元素类型、移位操作对各个数据元素可变移位数的支持、跨距访存支持。根据资料显示,每核心每时钟周期的单精度、 双精度浮点均翻一番,可执行两个FMA操作,还有其他一些新的指令。一级、二级缓存的管理方式和容量都没变,但得益于AVX2,带宽均翻了一番,对于 AVX2代码和老代码都有效。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256位的整数SIMD的支持,并新增60条256位浮点SIMD指令,完善从AVX开始的256位扩展,理论上可再次提升整数和浮点运算速度。仅仅通过这一项指令集的提升,处理器峰值浮点运算单元的运算能力就可以翻倍。
Haswell看点之二:eDRAM三级缓存的加入使得新架构性能得以提升
计算机系统一般都采用多级存储器结构,由于上下两级存储器的速度可以相差1~2个数量级或者更高,因此,上一级和下一级存储器的数据交换常常成 为系统瓶颈,大大降 低了系统的性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在两级存储器之间增加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CPU中采用L1、L2缓存设计就是这个原理。
过去Cache都是由静态RAM组成,规模庞大且成本高昂限制其发展。eDRAM技术的出现使得情况有所改善。传统嵌入式 SRAM(Static 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应用已经相当悠久,对于处理器来说,由于在存取指令时,必须与缓慢的主存储器进行沟通,处理器内部的暂存器速度虽然很快, 但是处理器的前端总线有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局限于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位宽,势必无法与主存储器进行及时的资料处理与交换。
以Intel的处理器为例,由于其前端总线的效能不是很高,而且存取限制特别多,因此 Intel处理器往往都会配备大容量的二级快速存储器(L2 Cache),并配合相关的指令或资料Prefetch(预取)机制,让这些二级快取存储器作为处理器与主存储器之间的缓冲区,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整体性 能。
将SRAM换成eDRAM能给芯片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由于eDRAM是采用整合于芯片内部的设计,因此芯片在研发初期就可以采用位宽更大的总线,不需要改变芯片封装后的针脚数或者PCB的布线规模。在性能表 现方面,以256bit宽度总线设计的嵌入式存储器来看,频率只要达到500MHz,即可实现128Gbps的带宽。在eDRAM中载入SRAM部分的数 据可以在15ns(纳秒)内被处理器访问到,如果数据不在SRAM中,它可以在35ns内从eDRAM的DRAM部分访问到,效率要比目前的静态RAM设 计高出不少。
另一方面,因为eDRAM整个I/O(输入/输出)功能在芯片内部的电路、栅极阶段就已经完成,所以不需要另外耗费电力来驱动外部装置,比起传 统的静态RAM设计的方式,该芯片拥有更省电、更易提升频率的优点。不过对于eDRAM来说,其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制程的精密度,厂商拥有的制程越先进, 越容易从eDRAM的生产中得到好处。
Haswell看点之三:图形性能提升一倍
对于移动处理器而言,核芯显卡的性能提升意义更深。同时也是提升笔记本整机图形性能、降低功耗的主要进步特性。Haswell曝光重点集中在核 芯显卡部分,Intel宣称,Haswell可以在与IVB相同的功耗上获得两倍的图形性能。早在2013年4月北京举行的IDF峰会上,施浩德也提到 了,Haswell的图形性能相比IVB的图形性能,会有两倍的增长,可以取代目前在中国80%以上的独立显卡。
这一提升是如何实现的呢?Haswell GPU核芯显卡虽然在架构上和Ivy Bridge核芯显卡相比并无不同,支持DirectX 11.1、OpenGL 4.0、OpenCL 1.2。在现阶段,Intel已经确认了三种版本核显中,GT1、GT2都是基本的,GT3则是相当于把两个GT2做到一块而来,各种规格和性能翻番,仅 用于笔记本。
Haswell中的GPU搭配40个执行单元,号称能够媲美NVIDIA GeForce GT 650M。不过这也只是会出现在高端笔记本当中,貌似在桌面平台和超极本中我们无缘见面。在实际的评测中,我们选择了英特尔酷睿i7-4930XM处理 器,这款处理器配备的是HD 4600核芯显卡,通过对比上一代核心处理器中核芯显卡型号是HD 4000,我们可以得出HD 4600在性能上的提升。
3DMark Vantage(Entry)显示性能对比
从基准测试成绩上看来,Haswell核芯显卡的性能提升是明显的,3DMark Vantage E模式下获得了23524分,拿这个成绩与上一代HD 4000相比,提升幅度达到了52%。账面上数字成绩直观反映了性能提升高低,单以这样的理论成绩看,已经超过不少曾经市面上较为流行的独立显卡。
理论测试层面上,核芯显卡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大概在40-60%,酷睿i7 4930XM的ES版本有可能与正式版,在稳定性方面还存在一定差别,不过图形处理能力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尽管Haswell CPU性能方面提升幅度不大,但优化了框架结构的核芯,在睿频技术的帮助下,单核、多核发挥的更为出色。
看点四:功耗控制成为新架构重点
虽然性能提升确实有限,但是功耗的下降则是确确实实的,而能耗比也就进一步得到了提升。Intel公司CPO David Perlmutter表示:“下代Intel Core系列处理器以及我们全新的低功耗处理器将会在移动计算领域带来空前的创新。我们致力于通过我们的处理器带来出色的性能及更低的功耗,这将会非常重 要,因为我们自2001年开始不再只关注处理器的速度。结果就是你将会看到我们的客户推出的时尚冷酷的设计以及通过一系列移动设备,带来的突破性应用体 验。”
超低压版Haswell架构两款参数已经明确的产品分别是Core i7-4650U和Core i5-4350U。其中,Core i7-4650U采用双核心四线程,三级缓存4MB,主频1.7-3.3GHz,整合图形核心HD 5000,频率200-1100MHz,内存支持DDR3/3L-1600,BGA封装,热设计功耗15W。而Core i5-4350U则比较中端,三级缓存削减到3MB,主频降至1.4-2.9GHz,热设计功耗同为15W。
相比现在的Ivy Bridge,新的超低压版最大的变化就是热设计功耗降低了2W,同时图形核心升级为新一代的GT3,但其它基础规格并无多大提升,尤其是频率反而还要稍 低一些(i7-3687U基础频率就有2.1GHz),同时各方面的限制使得这里的GT3也是最精简的一个版本,上边还有Iri 5100、Iris Pro 5200。
此外,Haswell还加强了电源管理的优化,增加了S0主动状态、S0ix主动状态、S3/4休眠状态等众多新的电源管理等级,不同状态的切换时间也大大缩短,最低功耗可以降至8W,超低功耗的处理器专门适用于平板电脑和无风扇静音系统。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提升,我们可以看到Haswell架构还是颇具吸引力的。接下来,我们为大家提前揭秘一下即将上市的产品中,究竟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架构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