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姚之驹提醒,由于这些补贴政策,很多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进入了机器人领域,只是进行简单的零件拼凑来套取补贴。
天津一位机器人企业负责人就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其所在的园区,多家企业都在做同样的产品,在回应是否能够盈利时他只是哂笑,“确实不赚钱,但还有补贴嘛”。
而更严重的问题是,套补骗补现象大量存在,这位负责人称,其园区中就有企业注册了多家公司,然后蛰伏在多家产业园、孵化基地之中,从而获取多倍补贴。
获取补贴主要集中在有数量限制的首台(套)产品补贴上,比如一个公司每年可申请5台(套)补贴,但如果注册成十家公司,则50台(套)产品都可享受这项补贴。尽管首台套政策也有检测报告、评估等门槛,但由于技术复杂,不少地方政府并没有辨识的能力。
甚至有些企业会购买小厂生产的无标牌机器进行贴牌销售,或者进行简单的改造(比如修改颜色和款式)来骗取政府补贴,而这些“国产自主研发”的装备往往在拿到补助后就结束了其使命,并不会上市销售。
在销售环节,作为补贴发放的基础,销售额多是以企业自己提供的销售发票来确定,通过发票作假等手段,企业很容易将其他业务销售额开成机器人销售额,从而套取补贴。
而在地方政府层面,不少地方本身也有虚报产值规模的冲动,加上一些地方在补贴政策制定前并未就市场容量、技术需要、企业资质等问题做深入的研究,在补贴发放环节缺乏统一验证标准和实地检测。
左世全认为,“领多份补贴”等问题的存在,主要是“撒胡椒面”的补贴方式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具体项目支持的准不准,与项目把关、专家评估、后期验收和追踪有关系,但企业数量太多,政府很难做到精准。”
不过包括他在内的多位专家都表示,在机器人领域,补贴政策的存在是必要的: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对机器人的需求很大;而与国外机器人巨头占据中国大部分市场份额相对应的是,我们的机器人产业普遍散、小、弱。如果没有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补贴,中国的机器人企业是很难从这些巨头手中夺回市场的。
实际上,在补贴等扶持政策下,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条也在逐渐形成,出现一批骨干企业,在各领域的中低端市场已形成一定竞争力。
近日公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仍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利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工业转型升级、中央基建投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等政策措施,支持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不过,左世全认为,未来机器人的补贴方式应当更有针对性,“有重点地集中一些,效果会更好,对于技术、产业能力比较强的企业,政策上应该给予持续性的集中支持,打造中国机器人的龙头企业。”
(编辑:耿雁冰,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xiaxt@@21jingji.com;gengyb@@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