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的火爆已经成了众所周知的事,淘宝双十一当天所公布的350.19亿人民币销售额中,仅仅是移动电源这一单个产品售出的数量就高达百万台,让人不得不对移动电源瞩目。但是与销售的火爆相比,事故的频发让人不由得对移动电源安全性打一个问号。
日前,《扬子晚报》曝光了消费者在使用某品牌移动电源时,出现了自燃现像,该事件经媒体转载,立即引起了移动电源行业与消费者的关注。报道称,南京市王小姐在淘宝广州市大洲数码专营店购买的某品牌移动电源,在其逛街休息的间隙包里的移动电源突然发出了“噗嗤”声响,在王小姐将移动电源拿出包的一瞬间着火了,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仅是将包烧了一个大窟窿。
就在该事件曝光后不久,上海质监部门也开始关注移动电源的质量问题,随后抽查了22批次的移动电源样品,其中有13批次样品均存在安全隐患,在测试过程中,有一些移动电源甚至发生爆裂、着火等现像,此类产品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人身安全,这其中还包含了部分知名品牌产品。
因移动电源质量问题而引起的不安全事件频发,事故多发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
唯利是图,暗藏猫腻
“买来电芯,电路板,再安装上外壳,就马上组装成一个移动电源”。中山市品能电池有限公司负责人廖林伟对记者如是说。由于移动电源产业链相对集中,在没有技术的情况下,仅需采购回相应的组件,便能轻松完成一台移动电源的组装工作。再加上移动电源市场缺口大,利润高达50%以上,吸引大量厂家纷纷进军该行业。
行业火爆的背后,隐藏着大量的猫腻。移动电源主要的组件是电芯、电路板、外壳。电芯方面,主要分为18650锂离子电芯和聚合物电芯两类。聚合物在安全以及性能上都要强于18650,但价格也略高。而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移动电源使用的电芯大多数为18650。据记者了解,18650电芯根据其质量好坏,又分为A类电芯和B类电芯。A类电芯是指正规厂家生产的全新产品,其质量安全可靠;而B类电芯主要是指回收的二手电芯,以及洋垃圾电芯,此类电芯质量及安全都无从得到保证。A类和B类,除了质量不一以外,其价格也相差50%左右,这也是山寨厂家追求暴利的猫腻所在。据统计,在以往移动电源自燃事件中,大多数都是采用了18650的B类电芯。
南京大学化学系新能源研究方面的专家王志斌告诉记者,“18650锂离子主要的组成部分为电解液,而电解液为有机化合物,如果采用劣质产品,遇到高温、碰撞、充电时都会因产生高热引发自燃或爆炸。“
电路板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手机充电是否稳定,是否能对手机充电进行保护?这些都集成在这一块看似不大但却至关重要的电路板上。早前国内某用户在微博上发布了其使用移动电源对手机充电后,手机黑屏无显示的内容。后来经过专业检测发现是因为移动电源对手机充电时,电流过大,烧坏了手机。
外壳方面,“山寨厂家为了节约成本,提升利润空间,往往使用的都是“公模”,这也是为什么在华强北、淘宝上能看到那么多外观一样的移动电源”。派客移动电源负责人吴一杰对记者说,“一款公模的外壳售价仅三五元钱,更有甚者不足一两元的,也能买到。而如果要开发一款私模,从外形设计到开模费用低则三五万,高则三五十万”。移动电源的外壳除了美观时尚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起着保护电芯和防电磁辐射的作用,所以它的结构、选用材料和厚度是至关重要的,“公模”外壳难以胜任。
新兴市场,四面楚歌
移动电源市场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虽然市场前景毋庸置疑,但品牌信任危机日益加剧。面对移动电源这块巨大蛋糕,国内厂家蜂拥而至。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的移动电源厂家已经超过5000家,而在这些厂家中能真正算的上是移动电源品牌的不足300家,其中大部分都是小作坊似的山寨厂家。然而,迅速扩张的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安全隐患。一些黑心的厂家,也就是所谓的山寨移动电源厂家,完全不顾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一味追求暴利,无视产品质量,更无品牌保证。面对热销的移动电源,谁来保护消费者利益?
困难重重,路在何方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可谓触目惊心,本来应该让我们生活更加愉悦便捷的神器,却成为了不折不扣的伤人利器,而不幸买到这些产品的消费者,不得不承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打击,试问一个被移动电源“炸”伤的消费者,还会对它抱有好感吗?还敢轻易使用移动电源吗?还会认为它必不可少吗?一传十十传百,人言的力量胜过一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移动电源质量的恐慌,将会引发一场更大的信任危机,从而直接影响一些移动电源厂家健康的发展。据数据分析,一些企业已经面临倒闭。如果不想出解决办法,整个移动电源市场将病入膏肓,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