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国视频提供商NetFlix与ISP宽带提供商的争执再次引起媒体的关注和讨论,由于NetFlix占用了较大带宽,不少宽带运营商开始对Netflix限速,为了保证用户体验,NetFlix不得不跟包括Comcast在内宽带运营商签订协议,以付费的方式,保证宽带运营商不会对NetFlix用户限速。
预计类似的情况也将在中国互联网很快出现。不完全统计,NetFlix等视频网站消耗的数据流量非常大,高峰时期约占全网流量的三分之一。
同样无法解决巨大带宽成本的还包括势头正猛的云存储厂商。由于云存储用户传输和分享的不再是公共网络上的内容,还包括私人拥有或者个人用户产生的内容,原有的大数据分析已经很难判断和预测可能的热点。
此外,无论是视频网站还是云存储厂商,用户传输和分享的平台将不再仅仅是电脑,还包括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路由器、机顶盒等多种终端。传统的网络架构已经无法满足如此大容量的数据需求,带宽成本也将成为各企业"难以承受之重"。
不过这一行业难题在迅雷身上却变成了一个巨大优势。这完全归结于迅雷领先的核心技术能力:迅雷可以充分利用用户闲置的带宽资源和未使用的存储资源,再加上原来自有和租赁的网络,形成一个超大规模的云加速网络。简单来说,迅雷通过技术手段使用户帮助用户,实现了需求越大,市场越大的良性循环。
如果说,迅雷现在的"前向收费"模式,实现了从迅雷到用户的数据流,以及从用户到迅雷的现金流的单向循环,那么,迅雷正在打造的基于迅雷、企业、用户、终端的生态链,则有望实现数据流和现金流的双向,甚至多向循环。
由于获取的计算资源主要来自用户,而不是运营商,意味着迅雷搭建的这个网络成本更低,不仅对迅雷本身来说可以大幅降低带宽成本,对于那些有带宽需求的视频网站、云存储企业以及各种应用提供商来都,都是非常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
"迅雷绝不是要做CDN服务提供商。"迅雷内部一位技术主管解释说,CDN市场每年的市场规模不过是几十亿人民币,迅雷不会通过CDN服务获得收入,迅雷更看重的,是作为一个数据平台产生的大数据以及深度参与其中的用户价值。
据了解,迅雷会将这部分收入全部以"工资"的形式,返还给提供计算资源的用户,粗略估计,用户规模至少会在数百万级别。
至此,紧紧围绕在迅雷平台周围的将不仅是500多万付费用户,还包括数百万"领工资"用户,迅雷将以电脑、电视、盒子、路由器等终端产品为中介,打造一个迅雷和用户之间,数据流和现金流双向流动的"用户云"生态系统。
依托于"用户云"生态系统,围绕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用户,迅雷正在由平台公司向生态型公司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