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谈谈我们对整个的云服务,是如何认知的。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作为云计算来讲,最重要的通过认证,实现了云计算的规范性,保障了云计算体系化的建设。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应该讲对于我们全面的企业展示的平台。提供交流的机会。因为客户用这个云,更多的认为他是可信的,通过可信云的方式,增强了客户使用的信心。因为对一个用户来讲,他用一个新的产品,他有一个认识和接受,需要有一个使用的过程。
对于中国的云计算市场来讲,从我们的感知上来讲,大家现在对云逐渐的认识,能不能接受云,需要有一个过程。
下面谈谈中国移动在云计算方面的实践,中国移动是从2007年就开始进行云计算的部署,自主研发了拥有100%的自主知识产权,大云平台。企业而言,我们积极的开展私有云、个人云和行业云的试点工作。希望我们在企业私有云的实践工作刚才中,积累一些经验和案例,将来面向社会服务公有云,我们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中国移动通过七年的实践之后,在2014年的6月份,进行了中国移动云的发布。对于中国移动的云,我们有几个特点,一个是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们有大云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同时获得了多项的认证、包括工信部的可信云的认证。在网络的安全性上来讲,实现了网络、机房数据持有性的认证。同时中国移动一二三线的团队,构建完整的运维服务,解决网络的问题。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我们现在有四大基地,分别在北京、广州、呼和浩特和哈尔滨,四大基地,提供云资源池的落地。我们现在有包月、按时的计费,有按流量的计费。
下面我想谈谈中国移动在云的发展的想法和思路,如何为客户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实际上是客户最关心的问题。我们面向所有的客户,实际从我们的角度看,云的市场,是一个多边的市场,是一个企业与企业,企业和个人的多边市场。如何构建这个多边的市场,我们希望搭建一个平台。在中国移动的云上,提供了九大基地内容开放。还提供我们的资源,我们在飞机上提供宽带接入的能力,实现无所不在的网络覆盖,向这上面的企业,提供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的接口能力。同时我们还有7亿多的客户,以及400多万的集团客户,这户渠道也好,这些能力也好,这些客户资源也好,是面向我们企业进行资源的开放。
我们希望通过和saas的结合,提供到云的平台上,通过管理的形式,能够面向更多的企业客户,提供saas的应用产品。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企业,面向更广泛的客户,提供服务。
我们也在讲,如何让客户从认识云,到接触这个云,以及用这个云?我们前期做了一个云的行业应用,也储备了一些我们给的方案。包括现在有五大行业的解决方案,包括电子政务的,金融行业的,教育的、医疗的。我们希望通过什么形式呢?在座的都是业内的人士,对云如何使用,如何应用很了解,但是面向中小企业、你让他选订购多少台主机、多少台存储,很多的企业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他不知道如何订购这些服务。我们面向不同的行业,提供了很多的标准化的、定制化的配置。比如说像金融行业,向证券行业,提供了高中低三类的配置标准,让任何一个企业进来之后,他可以看到高中低的配置标准,结合企业的标准,他可以直接的选择。
我想跟大家分享两个案例。一个是国京证券,它是提供海外证券服务业的一个企业,这个企业把它的整个业务体系构建在中国移动的云平台上,我们也通过跟这个企业的合作,为证券的行业,包括金融的行业,提供完整的体系架构服务。客户通过部署之后,实际上他整个的能力快速上线,因为他做硬件采购,通过快速的上线,也通过运营为客户节省资金。同时我们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发现云的体系。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证券业,大家很清楚证券业对核心的要求,就是导入交易的实时性和交易的准确性。
通过云的服务体系,保证证券业的交易实时和准确,和客户无损伤的接入。通过这个案例,中国移动的云在证券业服务上安全可靠。
同时中国移动跟教育部合作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个是资源平台,一个是管理平台,一个是管理学习内部的,一个是管理学习的。我们现在跟教育部合作的公共资源平台,目前有96万的学生和16万的老师,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使用。平常每周的使用量超过了100万人次。通过这个服务,我们公有云能够提供高并发。通过海量的用户的使用,反向的证明了云的可用性、可靠性。
最后我想跟大家谈谈可信云和可信云的发展,我们希望在云计算行业的发展方向,更多的以客户为导向。因为云真正的能够落地,应该是以客户的需求,和客户到底想要什么,以及客户能不能使用,作为云产业和产品推广的一个基础。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来构建云的产品。去实现广覆盖、大量客户的并发,还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标准产品,让更户的客户真正的认识、和接受。出现客户从接受到用的一个过程。希望通过可信云的认证,有更多的政府来引领中国云的计算产业的发展,引导云计算市场健康的发展。也更希望更多的企业,来参与云的合作模式里面。作为云计算的产业,有企业和需要云产品的政府来进行合作,利用能源管理分层的模式,更多的跟企业和政府合作,更多的扩展服务的方式和渠道。
最后希望通过开放合作的形式,打破企业之间的壁垒,通过更多的云计算服务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的推动云市场的健康和完善的发展,我的演讲就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