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小米在第三季度拿下全球智能手机第三之后,近日外媒报道称,小米在拒绝了以300亿美元估值的融资之后,欲以400亿美元的估值再度融资。我们在此并不想过多分析小米目前的估值是否值400亿美元,只是由于此估值大幅超越联想(联想目前的市值约为156亿美元衡量)而不得不引发我们的质疑。
不可否认,小米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主要是智能手机市场)所取得的快速发展,这点从其主要业务的智能手机在中国,乃至全球增长的市场份额及排名,还有营收等可见一斑。尽管如此,但与联想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首先从营收规模上看,据相关报道,2014年上半年,小米营收约为53.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0%左右。小米内部人士预计,该公司今年全年的营收将超过110亿美元。
与之相比,联想仅在今年一个季度的营收就达到了103.95亿美元,而去年一年的营收为387亿美元。即便今年小米的营收可以达到110亿美元,充其量也仅是联想的1/4左右,当然这还是在不计入联想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和摩托罗拉移动业务(目前这两宗收购均宣布完成)营收的情况下。至于说到利润,由于小米未公布,我们无法进行有效对比,但我们知道联想去年的净利润为8.17亿美元,今年最新季度的净利润为2.14亿美元。业内有知道小米利润的可以对比下。
其次是业务规模,如果说之前联想的业务核心是传统PC的话,联想通过并购及自身的努力目前已经形成完整PC+战略的布局,即PC、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企业级业务三驾马车并行。更为关键的是,联想除了目前牢牢占据传统PC产业老大位置外,在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中也均在靠前的位置(至少是前五),至于企业级市场,至少在服务器市场中,联想通过并购也进入到了全球三甲的位置。相比之下,小米只有智能手机这个主营业务,虽然其也在竭力拓展业务范围,但与联想业务拓展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和实际获得的市场规模看,其远不及联想。
除了上述的规模(体量)的差距之外,我们再来从产业竞争的角度看看双方之间的异同是否导致小米估值与联想市值之间的大幅差距。
就像前面分析的,智能手机产业是小米目前业务的核心,但从整个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趋势看,增速放缓及低价机成为发展动力,加之当初成就小米的“小米模式”竞相被对手模仿(不管模仿得效果如何,都会小米模式的成功造成稀释作用),小米在该产业中遇到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其未来将面临规模与利润(要么利润率高,要么以规模换利润)的选择。不过在此我们想说的是,至少从目前看,除了苹果之外,鲜有厂商可以靠高利润率生存和发展,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通过规模提升总利润。其实自从小米发布低价的红米且其替代小米手机成为出货主力之后,小米已经走上了规模化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说未来小手手机(包括小米和红米)的销量将至关重要。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对比下小米与联想在规模上的差距。尽管在过去的第三季度,小米进入了全球智能手机三甲之列,但随着并购摩托罗拉移动交易的完成,联想实际上已经替代小米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的第三,且拉开了与小米的距离。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智能手机业务仅是联想三大业务之一,且目前仍不是联想的核心业务,而对于小米则意味着核心,甚至是全部。试想一下,一个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在规模要领先于一个企业的核心业务,其该业务所在的产业特点或者说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就在于规模,谁强谁弱应该不难得出结论。
更为重要的是,就联想目前核心PC业务的产业特点从产业竞争的角度看,随着厂商的退出及该产业不可替代及逐渐企稳,其竞争程度反而有减弱(至少与小米核心业务所处的智能手机产业相比)的趋势,这种产业特点反而会让联想的这个核心业务及老大的位置更为稳固,进而让其在智能手机产业中的持续发力提供持续的后备动力。同样,联想另外一块企业级业务也是与PC产业类似,竞争强度要弱于智能手机产业,且该产业相对稳定。
当然,也许有人会称,小米的未来在于其软件及服务(业内俗称的小米的铁人三项),即小米不通过手机硬件本身赚钱,而是软件和服务,还有相关的配件等。对此,我们不想做过多争论,要说软件和服务(基于智能手机的生态系统),苹果应该是最牛的吧,况且人家还有平板和Mac两大独立的业务,但从苹果整个营收和利润构成上,iPhone(手机硬件的销售)占据了60%—70%左右的份额,这也是为何业内调侃称苹果是iPhone公司的缘故。既然苹果都在靠硬件挣钱,小米在软件和服务上怎么挣钱呢?况且问问小米,在其目前的营收和利润构成上,所谓的铁人三项,究竟是哪项占了大头?
那么问题来了,小米究竟值不值400亿美元的估值呢?也许会有专家得出值的结论。不过由于其估值大幅超过了联想,而联想和小米在小米的核心业务中又存在着相当紧密的竞争关系,所以我们以联想的市值作为参照,并结合双方企业的规模,尤其是其所处的行业的竞争特点及趋势认为,小米400亿美元的估值确实过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