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被誉为“鼠标之父”,2013年7月2日因肾衰竭于美国加利福尼亚阿瑟顿的家中逝世,享年88岁。
恩格尔巴特是一位美国工程师和发明家,也是早期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先驱。他最著名的工作是在人机互动领域,尤其是在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SRI International)增强研究中心实验室工作期间,发明了电脑用的鼠标,推动了超文本和连网计算机的开发,并且成为图形用户界面的先驱。这些成就都于1968年在恩格尔巴特举办的一个被称为“创新之源”(The Mother of All Demos)的展会上予以展示。
上世纪50年代初,他决定放弃所谓的稳定的工作(例如国家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职位),专注于让世界更美好,尤其是通过计算机的使用。因此,恩格尔巴特致力于并极力推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开发,帮助应对世界上日益紧迫和复杂的问题。
恩格尔巴特还为自己的实验室制定了一系列原则,并称之为“步步为营战略”。他表示,设计该战略旨在加快实验室的创新步伐。在恩格尔巴特的带领下,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资助下,增强研究中心开发出了NLS系统,用于展示大量的科技成果,这些成果当中大多数已在如今广泛使用,这其中包括计算机鼠标、超文本系统等。
早期生活
1925年1月30日,恩格尔巴特生于美国俄勒冈州的波特兰,他的祖先是德国、瑞典和挪威后裔。1942年,恩格尔巴特从波特兰富兰克林高中毕业,后来进入俄勒冈州立大学(当时称俄勒冈州学院)。大学期间,也就是二战快结束时,他被招募到美国海军,前往菲律宾当了一名海军无线电技术员,为期两年。在菲律宾的小岛上,他首次读到了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的文章“As We May Think”,并从中大受启发。那篇文章认为,在国家和平时期,让知识广泛普及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呼吁人们为此展开行动。
战后的1948年,他从俄勒冈州立大学获得了电子工程的学士学位;1953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55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EECS)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他协助参与了加州数字计算机项目CALDIC的创建,毕业设计也获得了多项专利。
恩格尔巴特的职业生涯于1950年12月受到启迪,当时他结婚之后认识到自己没有任何职业目标,而是从事一份“稳定的工作,结婚然后幸福地生活下去”。几个月之后,他决定自己的职业应当专注于让世界更美好,并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尤其应当结合全人类的智慧来解决世界难题。恩格尔巴特认为,计算机迟早会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工具。
从海军当无线电技术员的工作中,恩格尔巴特认识到信息可以通过屏幕来分析和显示,进而构想出脑力劳动者坐在“工作站”的显示屏前,在信息空间自由飞行,集合他们的共同智慧,以更为强大的方式解决重要问题。在计算机还被看作是数字工具的年代,恩格尔巴特就认识到了通过互动计算机整合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并使之成为他的人生目标。
事业成就
1957年,恩格尔巴特在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当时被称为斯坦福研究所,以下简称SRI)谋得一位工作,最初与美国著名科技工程师休伊特·克莱恩(Hewitt Crane)合作研究磁性设备和电子小型化,两人成为好友。在SRI工作期间,恩格尔巴特获得了十多项专利,到1962年撰写出一份题为《增强人类智能:构思框架》(Augmenting Human Intellect: A Conceptual Framework)的报告,介绍了自己的构想和研究计划。
这份报告吸引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以下简称ARPA)的关注,后者资助了他的项目。恩格尔巴特为增强研究中心(他在SRI成立的实验室,以下简称ARC)组建了一支研究团队,并制定了“步步为营战略”。ARC成为NLS系统设计的幕后团队,该团队还开发出了一些计算机界面元素,例如屏幕位图、鼠标、超文本、协作工具,以及图形用户界面等。上世纪60年代中期,计算机还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物品,使用计算机还需通过中介,软件也是为私有系统而专门编写,但这个时候恩格尔巴特就已经构思出了很多用户界面理念并开发成功,远远早于个人计算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