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个人生活带来便利,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过去的一年全球互联网信息安全摊上不少大事。各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而不断在信息安全方面大做文章,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世界老大美国的"棱镜门事件"。国际信息安全可谓是明枪暗箭。
就在斯诺登持续曝光棱镜门和NSA破坏全球信息安全行为的细节的时候,一则关于中国黑客在G20峰会监听欧洲政要的新闻赫然出现。暂且先不论这个事件的真与假,其中包含的政治目的可谓"赤裸裸"。美国这种转移国际信息安全注意力,意图"洗白"自己信息安全行为的卑劣做法实在令人不齿。但同时我们也必须发现,在这种复杂政治和经济利益的争斗中,个人、企业甚至是国家的信息安全正遭遇越来越多不同的威胁。
又来"中国黑客威胁论" 时间的确太微妙
针对美国公司称中国黑客在去年G20峰会前夕入侵欧洲五国外交部门电脑系统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0日表示,中方反对任何形式的黑客攻击,已制订相关法律打击此类行为。美网络安全公司热衷于炒作所谓"中国网络威胁论",既不专业,更不负责任。
在当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网络安全公司FireEye的报告称,中国黑客在去年9月举行的G20峰会前夕入侵了欧洲五国外交部门的电脑系统。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洪磊说,中方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反对任何形式的黑客攻击,已制订相关法律打击此类行为。中方并就打击网络犯罪开展广泛国际合作。
洪磊指出,美网络安全公司一直热衷于炒作所谓"中国网络威胁论",但拿不出什么确凿的证据,其开列的所谓"证据"也广受网络专家质疑,既不专业,更不负责任。拿一些子虚乌有的事转移视线,博取关注,既无助于国际网络安全合作,也无助于有关公司的专业资质和声誉。
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次爆发"中国网络威胁论"的时间正是美国NSA破坏信息安全,监听时间内幕不断被曝光的时期,其中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想必很多人都看出来了。
网络安全通往复杂生命周期的演变
网络安全已经很快从一个技术学科发展成为一种战略概念。全球化和互联网已经赋予个人、组织和国家基于连续发展联网技术的惊人新能力。对每个人--学员、士兵、间谍、宣传员、黑客和恐怖分子--来说,信息收集、通信、筹款和公共关系都已实现数字化和发生了根本改变。
结果,所有政治和军事冲突现在都有了网络维度,其范围和影响难以预测,网络空间发生的战斗比地面发生的任何战斗都更为重要。至于恐怖行动,黑客们已经发现采用纯媒体渲染就能获得成功。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根本无法对付非对称攻击。
网络间谍的惊人成就可以用来证明从计算机黑客行为中发现的高投资回报率。开始成本很低,人力情报等传统间谍形式更为危险。计算机黑客行为产生自由研究与发展数据,有权使用敏感通信。频繁处理世界舞台上网络间谍的国家领导者总是为此而闷闷不乐。
使用和滥用计算机、数据库以及连接它们的网络来实现军事目标早在1980年代初期就以苏联军事技术革命(MTR)而知名。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国防部的军事革命几乎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术语。网络攻击本身不是结束,而是达到各种目的的有效手段,从宣传到间谍,从拒绝服务到破坏重要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威胁的特点没有改变,但是互联网已经提供了能够增加攻击速度、规模和力量的新投送机制。
从美国到俄罗斯,从中东到远东,数十个例证都已证明互联网的无处不在与脆弱性具有切实的政治与军事分枝状。随着互联网变得更加强大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它,网络攻击可能从现实争论的一个推论发展为将在未来冲突中发挥主要作用。
美国政治家汉斯o摩根索1948年写到,国家安全依靠一个国家的边界完整性及其公共机构。2011年,军事入侵和恐怖攻击仍然是威胁敌国安全的最可靠方式。然而,因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包括从选举到电力的每件事物--都已算机化与连通互联网,国家安全计划人员也不得不担心网络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