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周刊》:愚人节的Gmail带来了什么?(1) 2004-06-23 08:39:18 【浏览字号选择:大 中 小】
Gmail!一度曾被认为是Google在愚人节推出的搞笑节目。现在人们已经从多种权威途径了解到Google的确推出了这种新型的邮件服务。Gmail带来了大容量;带来了干净的界面;带来了免费的服务;带了自动化的管理;更带来了Google式的搜索及革命性的广告方式……Gmail带来了这么多,也难怪会有人不相信它是真的。虽然有着一个G身家的Gmail并不完美,但的确吸引人。人们会像爱Google搜索一样爱Gmail吗? 没有邮件文件夹 Gmail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容量大且免费。至于它全新的搜索功能和操作界面,多数也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如果说免费的大容量是形式的化,那它的内容就是搜索功能带来的全新操作界面。 与其它邮箱明显不同的是,Gmail邮箱无邮件文件夹。取而代之的是,用户自己为邮件加上标签。它的好处是,同一封邮件可以加上多个不同的标签,这样分类管理起来更加灵活。通过对来信者姓名、来信主题、来信内容等过滤,达到细化分类,可大大提高阅读邮件的效率。对邮件内容的分类过滤还可将包含相同或类似内容的邮件归入同一目录下,即使是由不同人发送的类似内容的邮件也不例外。 打开Gmail邮箱,就像是打开Google搜索主页一样。眼前是干净的文字界面,没有多余的图标、动画,更不用说弹出式广告了。看到的只是自己设定的分类标签及简洁的文字,当然搜索栏一定会在最醒目的位置。Google的东西,哪能没有搜索,于是有人戏称:“分明是把Google装进邮箱里了。” 每一封邮件里都有广告 Gmail的每一封邮件里可能都有广告。这与Google的口号“Don‘t Be Evil”有些大相径庭。当然引来了争议。最大的争议不是广告本身,而是这些广告是基于对邮件内容的扫描结果发出的。也就是说,你如果邮件里提到了“吃饭”这个词,那就会有餐厅的广告、就餐优惠卷之类的信息出现在你的邮件里。 如此一来隐私权何在?在互联网时代,电子邮件的使用已超过传统信件。我们都知道,私拆或偷看他人信件是违法的。而Gmail广告恰恰是建立在“偷看”他人邮件的基础上,于是反对就来了。单就法律而言,这种行为是会被禁止的。在许多国家,Gmail因此遭到了各种打击。 Google对此却一脸轻松,似乎在说反对者“小题大做”。Google讲得很简单,Gmail的广告方式与所有邮件过滤器一样,只是自动化扫描,无所谓隐私泄露。这个理论对技术人员来说可能很容易理解,但是别人却不这么想。很多人觉得:这已不是什么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对传统文化的挑战;不是什么商业问题,而是法律、权利、甚至更大的人类问题。一位美国参议员振臂高呼:“这是对圣洁的个人通信隐私空前的入侵!”
|下一页||尾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