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掘出6条个体恐龙化石 2条保存完整(图) 2004-06-07 11:19:58 【浏览字号选择:大 中 小】
云南元谋恐龙化石发掘现场(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摄) 新华网昆明6月6日电 (记者 王长山) 经过考古人员20多天的工作, 6条个体恐龙化石日前在云南省元谋县被发掘出土,其中2条恐龙化石保存比较完整。 本次恐龙发掘队领队郑良推断:据初步野外观察,这批化石中有可能发现不同于以往在云南出土和已知化石的新类型恐龙化石。 “本次发掘可以确认的有两类恐龙化石,一类是属于距今约1.8亿年左右的侏罗纪早期的原蜥脚类恐龙化石,一类属于距今约1.6亿年左右的侏罗纪中期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另外可能包含侏罗纪晚期的恐龙化石。”郑良向新华社记者介绍,本次发掘的恐龙化石初步估算最大的个体长度近20米,小的个体长度8米左右,中等的个体长度有14米左右。 科技工作者于1965年在元谋县发现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牙齿化石,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本次恐龙的发掘地位于该县姜驿乡半箐村附近海拔1800多米的山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5个发掘点,发掘面积估计达200多平方米,一些工作人员正忙着对化石进行清理,用毛刷刷去化石上的泥土,有的工作人员还用锤子和钢凿清理化石附近的岩石。现场考古者介绍,恐龙化石埋藏在紫红色的砂岩中,地层表面被风化质地疏松,但内里仍比较坚硬。 在一个位于半山腰的发掘点上,可以清晰看到露出地面的恐龙的椎骨、肋骨等保存完好的化石,其中,几条肋骨化石叠压一起,“这是经过诸多外力作用造成恐龙化石发生移动而形成的,能保存如此完整很不容易。”现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做出解释。 经过记者观察发现,各个发掘点出土的恐龙躯干、四肢、尾椎、腿骨等化石保存比较完好,在一个发掘点从高处可以全面看到一条各部位保存相对完整的恐龙化石,令人浮想到当年一条恐龙正弯着尾巴匍匐在山坡上。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张家华说:“在以半箐村为中心超过3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大批恐龙化石埋藏,现在已有30多个地点得到确认。早在2000年就已对4个点进行发掘,其中出土了两条完整的个体恐龙化石。” 据郑良副研究员介绍,姜驿乡的恐龙化石具有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等特点,有的恐龙化石埋藏带长度超过两公里,个别点上经过雨水的冲刷和人为的因素,一些化石已暴露。他认为,本次发掘扩大了云南恐龙的分布范围,丰富了云南恐龙的类型,为云南恐龙的进化和演化提供了实证。 目前,发掘队的恐龙化石揭露阶段工作基本结束,已开始进行进一步的清理、加固和取出化石的工作。张家华副研究员透露:“我们将用半个多月的时间把化石经过处理后取出,然后进行修复、研究和确认种属等系列工作,计划年内完成恐龙化石装架并展出与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