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军事 | 汽车 | 游戏 | 科技 | 旅游 | 经济 | 娱乐 | 教育 | 投资 | 文化 | 书画 | 公益 | 城市 | 社区 | 拍客 | 视频 | 好医生 | 海外购 |
7月12日零时许,北京自然博物馆“恐龙公园”的20多顶帐篷里传来阵阵轻微的鼾声。正在酣睡的不是恐龙,而是参加11日博物馆奇妙夜活动的孩子和家长。在恐龙脚下睡觉是奇妙夜的最后一个环节,兴奋的孩子一直到午夜时分才进入梦乡。
回答问题妙趣横生
11日晚7点,奇妙夜的第一项活动——展厅探索一开始就引爆了孩子的激情。
“ 第一只恐龙化石是哪里发现的?”“沱江龙背上的骨板有什么用处?”当工作人员带着孩子们参观恐龙展品并不时提出问题时,每次孩子们都抢着回答,别看他们最大的才11岁,但俨然是一个个“小恐龙迷”,对有关恐龙的知识了解得真多,“三叠纪”、“马门溪龙”、“许氏禄丰龙”等术语脱口而出,让一旁的家长自叹不如。
当工作人员问“恐龙为什么会打架”时,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为争食”,有的说“为抢女朋友”,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最后回答对问题最多的三名小朋友挺着贴满贴画的小胸脯上台领取奖品。
深夜制作蝴蝶标本
观看完3D电影《从恐龙时代走来》之后的蝴蝶标本制作等互动活动掀起了活动的第二个高潮。
“ 蝴蝶标本”制作过程简直是一场心灵手巧大比拼,在工作人员讲解后,刚开始是孩子们在操作,家长在一旁指导,可过一会儿再看,全换成家长在动手,孩子在一旁 “指手画脚”,“真是个细心活儿”,一位爸爸因不小心碰掉了蝴蝶的触角而被孩子“批评”,急得脸上淌出了汗珠,他告诉记者,平时总教育孩子要细心,看来家长自己得先做到才行。
“我们这个环节主要就是考查亲子合作。” 在一旁观看的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主任刘连成介绍,做好的标本将由工作人员装裱在镜框里第二天一早交给孩子带回家。
恐龙身边安营扎寨
11日晚10时许,孩子们迎来了最为激动的一刻——在恐龙公园露营。
虽然自然博物馆的展品并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在展厅中游荡,或者开口向观众讲述自己的履历,但这现实版“博物馆奇妙夜”的魅力并未因此而显得逊色。11晚10 时,一走进“恐龙公园”,孩子们就兴奋地跳起来,逼真的恐龙模型,茂密的植被设计,恰到好处的背景光,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是设置在地面的灯光将恐龙从黑暗的背景中“托”了出来。工作人员早已将一顶顶帐篷支在恐龙身边。
“我一会儿睡着了,恐龙会不会跑过来吃我呀?”五岁的乐乐从帐篷里钻出来不放心地问爸爸。“妈妈,离我最近的这个恐龙就是刚才3D电影演过的窃蛋龙。”展览路一小的张腾忙着向妈妈介绍。而来自史家小学的龙龙第一个在最幽暗的白垩纪安营扎寨,睡在帐篷里,与恐龙做伴,“太刺激了”,这样的经历不仅让孩子们欢呼雀跃,也让大人感觉奇特。
科普还需精心设计
“ 科普知识的传播应该脱离枯燥的展板。通过生动的场景表达以及宿营过程中人与人的交流,使科普教育变得易于消化。” 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主任刘连成是最早提议开展此项活动的人之一,他告诉记者,在很多西方国家都有一些博物馆和科普场馆在夜间对公众开放。如英国的伦敦科学馆已经将夜间科学沙龙持续了将近20年,并吸引了大量上班族晚上到科学馆放松,参观者经常是边喝咖啡,边讨论科学话题,人们已习惯在一种轻松休闲的环境中吸收科普知识。“我们希望这种活动可以改变人们的休闲生活方式。让那些白天忙于工作而无暇到博物馆参观的人,能在晚上离开电视机,走出家门,走进玩味十足的博物馆提升自我。”
就像美国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里面那家在夜间向观众敞开大门的博物馆一样,从7月11日开始,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从每周六晚上6时30分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清晨7时。夜访者以家庭为单位,每晚接待15至30个家庭,每名参加者收费100元,该活动将持续到今年暑假结束。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