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苦练10年书法的张哲楠眉头紧锁,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连“喧嚣”二字也不会写了。 “我现在写字经常卡壳,有时候不得不先用手机拼出来,甚至即使写对了也会不自觉地怀疑是不是写错了。”张哲楠一脸无奈地说。
张哲楠“提笔忘字”的经历在中国并不少见。据《中国青年报》调查,83%的受访者承认写字有困难,经常拿起笔却写不出想写的字。 “提笔忘字”反映了国人书写能力退化的现状,有媒体甚至刊文指出:“这是一个冷冰冰的现实,中国人已经不会写中国字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汉字书写今天的状况?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汉字文化,真的离我们渐行渐远?
《光明日报》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53.75%的人仍喜欢手写,更有96.41%的人认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瑰宝,决不能放弃。其中,网友“迷谷断魂”感叹道:“每天面对冷冰冰的电脑,在键盘上也称得上运指如飞了,可每当看见自己歪扭扭的字迹,就有种莫名的伤感!”此番言论取得了众网友的回应。显然,人们的手写意愿比从前并无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这项调查也指出,30.89%的人认为造成汉字手写问题的原因是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这一数据也得到专家的认证,美国学者杰茜卡 贝内就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而国内知名IT互联网专家方礼勇则明确指出:“本土IT企业有责任去打破生搬硬套的西方输入方式,让熟悉手写汉字的中国人在全信息时代找回自己的文化底蕴。”
据调查,在全信息时代,80%以上华人、尤其是商政人士急需一款基于汉字原笔迹手写的电子终端产品。将几千年历史的汉字书写完全搬到电子产品上去,应该是很多钟爱汉字手写的中国人所希望看到的。那么,电子终端产品是否能够实现与汉字原笔迹手写的完美结合?纵观当下电子类消费市场,少数企业已经高瞻远瞩,看到这片蓝海中蕴藏着的商机。而进一步说,原笔迹手写的输入方式遵从了中国几千年的汉字文化,更体现了本土企业对该文化的尊崇和珍视。以本土商务手写平板电脑领军企业壹人壹本为例,从其第一代产品E人E本T1到眼下正热卖的第二代产品E人E本T2一直都在坚持原笔迹手写技术,而壹人壹本总裁蒋宇飞明确表示,未来E人E本产品仍将专注于原笔迹手写技术。据悉,不同于普通手写识别,E人E本在“握笔”的基础上,还实现了与传统记事本一样的“所写即所得”原笔迹呈现:笔写到哪,字就呈现在哪,就连笔势的起承转合和笔锋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感觉很神奇,让我重温了小时候用记事本写字的温馨岁月,尤其当我在中秋节收到同事用E人E本发来的原笔迹手写邮件时,我感觉特别亲切!”飞象网CEO项立刚感慨万千。
(E人E本T2原笔迹手写记事功能)
虽然E人E本在汉字原笔迹手写领域先发制人,但“遗憾”地是,目前该产品暂时主要面对商务市场、满足商政人群的移动办公需求,而对于亟待提高汉字文化意识的学生来说,E人E本还缺乏一套适合汉字教育的解决方案。但至少,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性:将汉字手写搬到电子产品中,在信息化时代里延续下去。
(E人E本T2原笔迹手写邮件功能)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将电子终端产品与汉字手写结合并非必需。“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于电脑打字,如果刻意要求去用手写、去练字显然不太现实。”著名作家阎真如是说。但他随后也表示,这是因为大部分人离开学校后提笔写字的机会变少,而学校则应重视汉字手写教育,“尤其是大学生,无论是作业、笔记都应该手写,少用电脑。
专家指出,科技的进步是必然现象,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继续蔓延,最重要的是营造一种汉字手写的氛围,无论是用纸笔,还是用电子移动设备。正如《科技日报》的一则评论所说,“手写汉字不应仅是一项技能,更应成为大众普遍认同的一种美的享受,就好像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