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脸识别的关键特征识别中,各个图像像素的重要性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眼睛、鼻子等部位的像素重要性会更高。一些不必要的像素被去除后不影响识别结果,还可以加快识别速度,并提升模型鲁棒性。
一、人脸特征
当我们面对一张人脸照片时,会对人脸的特征进行自动处理和变换。当我们再次面对这张照片时,即使人脸的特征有所改变或者缺失,也不影响我们认出这个人。因为人天生具有学习能力和抽象能力。
但计算机所缺少正是这种抽象以及补全能力,我们可以模仿人眼的这种识别手段,让计算机将注意力转移到眼睛、鼻子等主要特征上,从而拥有更准确的识别率。例如现在的带口罩识别,就是将眼睛、眉毛等重点区域设为了人脸识别的关键点,增强眼部的信息收集,再将眼部特征图与整体人脸特征图的融合,充分挖掘人脸的有效信息。这种方法就叫做基于人脸关键特征的识别技术,通常是通过边缘、轮廓检测来实现的。
二、边缘检测
边缘检测通俗来说就是眼睛、鼻子等外部轮廓,在灰度图像中,灰度值变化较为明显的地方,图像的重要程度或所蕴含的信息就存在于这些变化中。对于计算机来说,可以通过灰度阶的变化来对图像信息进行边缘检测。当图像的边缘附近的值出现明显的分割,灰度值变化就较大,而图像中比较平滑的部分,其灰度值变化就较小。
这背后有数学理论的支撑,一般我们会用梯度来表示变化的速度。在图像中的灰度变化既有方向也有大小,就可以使用图像梯度来描述这种变化,从而可以检测出图像的边缘。
三、轮廓检测
通过算子计算出来的边缘一般是不连续的,因此很难形成相对完整和封闭的目标轮廓,这样提取出来的特征效果可能会较差。但通过使用轮廓检测算法,可以忽略背景和目标内部的纹理以及噪声干扰的影响,对边缘进行细化并进行连接,解决那些不能依靠亮度建模而检
测出来的纹理边界。
四、算法评价
考虑到预算,笔者推荐业内著名算法厂商虹软视觉开放平台的免费离线SDK,其ArcFace4.0就针对当下实际应用场景中常规算法的不足,通过提升人脸可见区域权重,以及在局部特征增强方面设计相应策略。ArcFace4.0全面兼容了大面积遮挡下的人脸识别、人脸检测能力,达到检测准确率99.5%以上。即使在人脸遮挡与无遮挡并存的复杂场景下,ArcFace4.0就能够无缝兼容各类场景,完成精准识别。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搜索“虹软视觉开放平台”,了解更多精彩详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