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彩电行业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家电产业低迷的整体背景下,国内彩电企业仍有不错的表现,TCL的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多媒体业务中液晶电视销量达1085万台,同比大幅增长51.5%,康佳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7.76%,并扭转去年同期亏损的局面,长虹前三季度营收也同比增长1.78%,海信三季度销售也维持增长。
国产彩电企业逆势取得这样的成绩并非偶然。彩电行业在保持了连续5年的快速增长后,到2010年市场规模就从2009年的近三位数增长降至了27%左右,当时国产彩电品牌的日子并不好过。外资品牌“高价面板+低价整机”的策略给国产彩电品牌以巨大冲击,业绩普遍低于市场预期,净利润同比大幅减少,加上部分彩电企业对产品规划判断失误也加剧了困境,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国产彩电企业集体陷入阵痛。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经济大环境日渐下行,彩电市场增幅一路下降,但就在这样不利的市场环境下,仍有今天的市场表现,主要得益于国产彩电厂商抓住了几次机会,一是在彩电产业向智能电视转型升级的机会,抢先布局,占据有利市场地位,一是在日资品牌衰退的过程中,加大力度抢夺了不少日系品牌让出的份额,对国内彩电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正面作用。
国产智能电视抢占市场先机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电视也成为智能战略中的重要一“屏”,国内主要彩电厂商率先抓住了机会,早在2011年上半年TCL、创维、康佳、长虹等就抢先外资相继推出了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产品,TCL还推出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产品,在它们大力的市场普及和推广之下,智能电视概念逐渐为消费者所致,智能电视产品也成为彩电业界重点关注的盈利点。正是由于国内企业的超前意识和抢先布局,使得国内品牌成为国内智能电视市场的主导力量,这一先发优势在今年表现得尤为明显。
今年上半年以来,TCL、康佳、海信、创维等主流国产彩电商更大幅提高智能电视占比,TCL和康佳都将智能是的比重提升到30%以上,创维和海信也纷纷提升了其健康云电视和社交电视的出货占比和终端布局。
国内主要彩电厂商还纷纷将智能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并与内容提供商等展开合作。海信自去年启动“智能战略”,宣布集团所有主导产业全力转型“智能化”,今年还收购国外研发团队,推出首个智能电视专属操作系统“海安”,并与CNTV、华数、奇虎360、新浪、京东、银视通、大智慧等内容应用商展开深度定制合作。创维的智能战略是抓住彩电向电视、智能3D普及的契机,在上游产业链布局、技术、产品、渠道、服务上全面转型,首创云健康平台,将电视健康的概念实际应用化,使用户的生活与电视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
而据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总经理徐明介绍,长虹彩电正全力推进智能化战略,今年智能电视在长虹电视销售中占比将超过30%,长虹还牵头联合四川省内外26家院企发起四川智能电视产业联盟。康佳也与银联、金山等应用提供商合作,在智能电视中引入支付、云存储、云杀毒、云办公等功能,构筑智能生态系统。
把握机会抢夺更多市场份额
除了智能战略抢占先机之外,国产彩电品牌还把握住了日系品牌衰退的机会,抢夺了市份额。在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10年3月的东日本大地震,2011年泰国洪水等一系列的打击后,特别是在日元过去三年升值40%的情况下,日本的消费电子巨头在全球彩电市场的节节败退。松下、东芝、日立等日系企业因为策略失误基本上淡出中国市场,索尼、夏普成为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标杆,但今年下半年以来,日系品牌最后的阵地也开始松动。来自奥维咨询的数据显示,在彩电销售指标性的国庆黄金周期间,日系品牌整体下滑幅度超过40%,夏普更是同比下滑超过50%。
在与韩资品牌抢占日系退出份额的过程中,国产品牌并不占据下风,国产品牌在三四级市场的渠道布局更为完善,而且在中高端产品领域,有节能补贴政策的拉动,以及国内彩电厂商加大促销力度。不仅在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国产品牌也主动出击,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国产品牌凭借其对市场运作、消费需求的了解,有不错的表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本土品牌在全球占有率增长14%,超过韩资品牌的9%。Displaysearch的报告也显示,中国品牌到今年第二季度已经占据全球彩电出货的占比超过25%,其中TCL、海信、创维进入行业前10位。
在国产品牌发力的拉动之下,中怡康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彩电销量同比下降22%,到9月份降幅已经缩小到0.7%。国产彩电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春天。南方日报记者 钱玮珏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