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三星无线的Gear VR被应用于列车上。不过,虚拟现实首先应该是适合家里使用的游戏外设,将会给用户不可思议的体验。
增强现实技术最终可能将会被整合到运动型太阳眼镜的两侧,而虚拟现实则总是涉及透镜、屏幕和耳机,用它们来包围着你的眼睛和耳朵。
借助可转接的摄像头,未来可能会出现某种同时支持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混合型可穿戴设备。
总的来说,相比虚拟现实头盔,增强现实设备更轻,佩戴起来更舒服,且更多的是无线设备。价格方面,目前比较还为时过早。Oculus开发者版的售价为350美元,谷歌眼镜售价1500美元,Project Morpheus和HoloLens的价格还不得而知。Gear VR已经上市,这一Galaxy Note 4及Galaxy S6的外设定价199美元。
行业应用
如果得到企业、高校、航空公司等组织的采用,这些技术的普及势必会加快。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组织在对增强现实眼镜和虚拟现实头盔进行初步的试行。
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都被认为是变革传统的以教科书给医学生授课方式的关键——微软已与美国的高校达成合作,它还放出视频展示增强现实技术可如何用于进行解剖学教学。另外,韦尔科姆收藏馆和Epic Games刚刚面向研究大数据集的高校学者举办了有关对研究数据进行虚拟现实可视化的比赛。
在博物馆和教育方面,三星在同时试行多个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项目,如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First Life(生命足迹)和在英国博物馆的帕台农神殿雕像和青铜时代展品。
在三星眼里,这两项新兴技术并非相互矛盾的选项,它们只是不一样的工具,可应用于不同的主题和不同规模的人群。
增强现实在行业中最大的效用是,提供平视式显示屏,支持免手操作,将便利的信息直接呈现在工作者眼前,如NASA工程师和宇航员、建筑工人、工厂工人和航空公司客服人员。
另外,谷歌眼镜也在悄然回归,谷歌计划根据企业组织的特定需要给它们提供不同配置的智能眼镜。这很关键,毕竟可穿戴设备最有用的资产往往是它在设计、尺寸、安全性和内容上完全切合特定个人、地方和场景的需求。
谁才是未来?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问未来人们喜欢基于现实的体验,还是喜欢基于人造世界的与现实割裂的体验。
人类属于社交的动物。因此你可能会觉得虚拟现实不占优势——增强现实的演示,如HoloLens的《Halo 5》,可让一组用户同时围绕‘全息图’围圆圈站立。
然而,业界已经在采取行动来强化虚拟现实的社交性——Facebook在豪赌该项技术,我们也将开始看到对虚拟现实平台的巨额投资,催生诸如AltSpaceVR的虚拟聚会服务。
两种技术的区别也许会是,虚拟现实设备更多地在家里使用,用来玩游戏或者看蓝光电影;增强现实则更多地用于日常的社交场合,不妨碍你查看智能手机提醒、走路或者跟孩子玩耍。所以说,二者都是未来,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