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段总表示,讨论商业模式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看。他认为13-14年如何抓住用户体验,真的给你贡献ARPU值才是关键。就爱奇艺的情况而言,PC上目前大概有几十万的付费用户,差不多千分之5,不到1%的用户在付费,这是金字塔上面ARPU值最高的,给我们贡献的是超过2%。这些用户每个月真的花19块8买一个会员服务,一年花240块钱,这些用户才能和IPTV相比。如何做好OTT?段总提出两点:做好用户体验;扩大产业合作。
王浩则称,CIBN互联网电视不是一上来就抢别人的饭碗,他们希望创造价值,但任何一方都没有办法自己玩转这个市场。阿里组了一个大局,甚至可以把一些山寨的,他们现在生存很艰难,组一个大的联盟。整合资源之后的许多业务,包括广告、电商、教育、音乐等,都可以转为现金流。终端必须达到基础,网络必须具备技术条件,后续应用必须要足够广,所以这时候大家必须挺身而出,展开合作,整合资源。
曾刚表示阿里在这方面或许会有优势。第一个他们有足够的钱,能烧的起,第二个总裁马云有长久的忍耐力,是长线玩家。曾总认为,对普通用户来说,如果智能电视的价格,在高清屏幕、内容很丰富的情况下将价格降低,用户是愿意来对自己家的电视做更新换代的。盒子更不例外,所以出货量应该是快速增加的。目前中国互联网电视的乱战格局十分复杂,没有人能确定未来的业务形态会发生什么变化、未来的产品格局又将怎样。但用户首先肯定会接受体验最好、价格最低、内容最丰富的东西;再者产品的定位也是很清楚的,广告品牌价值最高--这个是很难变的;另外在这个行业里面还能创造一些新的价值,比如游戏。
穆旸则先反问了一个问题--各位是否每天都看电视?回答显然是各异的。穆总解释称,实际上阿里大规模送盒子之前业内部测试过,每个员工发一个盒子做内部测试,你会发现并不是每个内部测试的盒子都被有效激活了,他们是想看看靠送是不是能把市场做出来,答案是否定的,一部分获赠者家里暂时还不具备看OTT电视的条件。而之后送盒子则是经过对消费者数据进行挖掘而做的方案。“我们不敢说能把这个市场做的多大,起码让更多人认识OTT或者说机顶盒这个产品。”穆旸表示,“起码让中国更多人能知道互联网机顶盒能干吗、到底有什么好处,我们才能估算到底有多少终端,多少覆盖量,多少内容能(将OTT TV业务)建立起来。”
接着,单晓蕾对众多的小品牌机顶盒厂商致以敬意,称他们是OTT TV现在火爆局面的功臣。但随着产业的发展,这些小厂未来将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那么互联网电视巨头对此又有什么建议呢?
段有桥首先表示,中国所有这些电子产品的“山寨”公司和从业者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精神的缩影和代表,他们真的很不容易。第二,中国所有的制造厂商,也包括“山寨”,他们学会了一件事--低毛利率生存。中国电子发展的这几十年他们的发展基本都是靠低毛利率生存,但是在未来这点是不够的,他们要依靠后续的收入补他硬件的成本,否则在互联网电视的革命的过程当中这些公司活不下去的。段总建议广大的小厂商一定要做后续的收入,不管是哪里拿来的,这件事情必须得有,要不然未来在这个行业里面这些山寨公司生存空间会越来越窄。
王浩指出,山寨厂商的生存空间被压的非常窄,原来按照硬件的挣钱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以前只是算了成本拓展了电商的渠道,最后把市场空间做起来了,但是缺乏后续收费的方式。CIBN互联网电视愿意和广大的中小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合法的良性的互联网电视产业生态。
曾刚用一句话进行总结,(广大的小厂商)更重要的是要看清方向,能够保持自己的现金流,很重要一点就是朝未来的方向坚定的走下去,熬过不管是短的还是长的时期--这也许是一条可行的路。
穆旸则表示,这些厂商过去是阿里很好的合作伙伴,现在和往后都是很好的合作伙伴,阿里会帮助他们,扶持他们,帮他们转向正轨,赚到更多的钱。
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主持人单晓蕾表示,他很赞同这样一种说法,即“今后互联网电视的主要参与者不是别人,最核心的还是互联网的这些企业。”他强调一点,明年除了阿里、百度这样的公司,还会有大公司跳进来,还会有其他领域的企业会参与进来,争夺互联网家庭娱乐或者是客厅娱乐领域的一席之地。说实在话,这个生态系统里面,就像食物链,他有顶尖的老虎,也有最底层的壁虎。所以在未来,大公司也好,小公司也好,会在客厅里面形成自己一系列的竞争优势,包括核心竞争力和各自不同的定位。小公司也同样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可能越来越往后就要思考好这样的空间和发展问题。现在这个阶段两件事要同时做,一个是教育市场,抱团洗脑,也是教育市场的过程,另外在教育大家的同时面对竞争也要做好自己在生态系统里面,正好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