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中心方面,我们英特尔过去15年里头走过了几个大的转折点,大家可以看到,从这个图的最上面,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我们当时看到了数据中心的快速增长,看到了大家对这些数据中心快速增长过程中对通用服务器的要求,同时我们看到了软件,特别是开源软件对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应用的一些新的趋势,我们大量投资在开源软件、开源操作系统上。同时由于我们的努力,可以看到我们基于X86架构的服务器,现在已经占据世界所有服务器市场份额的90%以上,而且大规模的软件应用是基于开源的,这是我们通过软件投资来带动硬件市场转变的一个案例。
当然,在2005年的时候,大家知道,虚拟化是现在云计算的基础,虚拟化发生的时候,我们又一次选择了这个机会,然后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软件投入,使得我们到去年,在数据中心里面采用虚拟化技术的份额达到60%左右,这又是一个转折点。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呢?云计算和大数据。云计算我们2010年的时候就开始,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关于IaaS、关于PaaS和SaaS这方面的投资和应用,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在不断的增长。但是,现在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要求是不是够了呢?是不是所有的数据中心都能够满足像我们百度一样,能达到90%的份额呢?其实还不是,我一会儿会讲到我们面临的挑战。
对大数据更是这样,我们现在还是大数据初始阶段,就是说是在婴儿时期,我们还有很多技术方面,关于怎么样能够提供更优秀的最好的大数据方面,我们还有很多技术没有解决,所以这是我们今天怎么看大数据和数据中心的要求。
创新是需要勇气的,是需要面对现实的,来看一下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什么样的状况。我这里举的例子当然不是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这样先进的网络计算公司,是一些标准的传统企业的数据中心所处的状况。比如说现在一个传统企业的数据中心,它的网络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大概需要两三周的时间来实现一个网络的更新。然后我们现在的存储很多都是静态的,但是,我们数据的增长量是非常大的,往往会遇到我们存储的设备同数据增长之间不匹配,我们的计算大多数服务器使用率还在50%以下,当做到50%,祝贺你们,真的不容易,大部分还在50%以下。所以说,我们现有数据中心的架构和现有数据中心的现状是不能够满足于我们现在以人为本的大规模的数据计算和服务的要求,是不够动态、是不能够满足我们现在这样一个数据海量增长以及不同计算模式和应用层出不穷发生的这样一个现实的。
回到我刚才说的,知道差距在哪,就要针对差距做一些根本性的变革。这就是我们英特尔和业界其他同行一块提出来的,关于软件定义的基础架构这样一个理念。它的理念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怎么样通过我们的技术手段,通过我们的软硬结合的这样一个优势,把我们数据中心过去从一个设计到推广数据中心的实施,过去是要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我们把它变成几个小时、几分钟来完成这个工作,这就是刚才梅教授讲的软件定义的一个钥匙。
所以,我们这个软件定义有几个重要的特征,也就是说数据中心今天我们有很多是手工的过程,把它自动化,有些设计是静态的,把它动态化,一些设备和服务以前是独享的,把它变成共享,也就是变成资源池。所以,这三方面是我们SDI很重要的一个主旨。
具体怎么做?当然这个概念,大家觉得我们是做云计算的,这是我们云计算要做的事情。但是具体怎么做,这里面英特尔有很多功课可以做,有很多东西可以跟大家分享。就像刚才梅教授讲的,有些东西,比如说硬件的颗粒物怎么凑API,怎么使得这个硬件设备用软件定义来管理。
比如说一个简单的例子,服务器基础设施转变,这就是我们SDI的基础,通过服务器基础设施转变,能够降低利用率。怎么能够把我们在服务方面的工作应用到网络和存储中去,使得我们有SDN和SDS,这是我们下面要做的事情。存储方面,我们现在很多数据中心的存储基本上是一个存储服务器加上一个接口,在未来我们可以提供软件可管理的,能够实现自动的冷数据、热数据的分层,能够减少数据的重复量,同时,再下一步提供这样的云接口,使得存储是基于你的管理模式自动的进行调整。所以说,通过SDI,我们可以从计算、存储和网络三个方面都实现软件定义的提供一定的颗粒化管理的接口,这样实现对英特尔硬件最好的网络、存储与计算管理。
当然,刚才我们讲过,这是一个业界的共识,包括VMware,包括HP、包括IBM、华为,这也是我们业界一起,众人拾柴火焰高,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基础。也就是刚才梅院士讲的软件定义的基础架构,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软件定义的服务即将变成我们云计算和大数据计算数据中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