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那你怎么投资,怎么抓这些机会?
雷:小米是2010年开始做的,2010年我正好40岁。我的经验、能力、资源和这个时代正好合拍,所以我刚才讲的这三件事情,都是我们在全力以赴推进的方向。我觉得我们做手机,就是在做移动互联网,我们不是在做手机本身。我们做的是里面的东西。
我记得两年前,我第一次说这是个大号的微信,大号的QQ,它具备所有的通信功能,所有的应用和服务。所以我们算是做里面的东西,但是我们为了把这里面的东西做出来,我们做了个壳:手机。所以我们对手机跟别人理解是不一样的,大家看到的正好是我们做这个壳,其实我们做的是里面的东西,这是我们最核心的业务。
所以基于这一点,第一个我是做移动互联网;第二,我现在正在做home Internet;第三个,我对大数据库云服务极其在意。我相信在新增数据量里面,小米在中国这些公司里面就是NO.1。
大家想一下觉得阿里数据很多,但是阿里只有交易数据,交易数据他没有几个字节。我们存储的绝大部分的是非结构化数据,我觉得这个数据是海量,包括我们做的设备的数据。你比如说,我这个手环,时时刻刻他们都联网,可以在网上可以存储所有的运动数据和睡眠休息的数据,这个对未来,进入深度的挖掘,对我们帮你引入健康,运动各方面都有巨大的好处。我们还投资了iHealth。iHealth把你的血压,健康数据全部结合在一起。我们是以人在索引,以人做index。我们做这些智能设备是使机器对人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刻,这个从big data里面才能找到有价值的资料,所以其实这三个方向,小米都在干。
F:能不能进一步谈一下您刚刚提到的三大趋势比如说home Internet和云服务?
雷:我先从云服务开始。第一,我对云服务的理解,云服务会分很多层。第一个是基础设施包括IDC、带宽、光纤;第二层是类似于AWS的服务,就是虚拟化的服务和存储服务;第三层才是应用级的云服务。就是我把它做成小米云,做成具体的服务,类似于那个便签EverNote和Box这些都是应用层的服务。
我们今天建设的重点是第二层、第三层。第二层是谁干呢?金山软件。专门的公司叫金山云,我们让金山的董事会批准了在未来3-5年里面投资10亿美金做这一块。因为不投10亿美金你是做不起来。为了这个我双11的时候,在香港专门举办了一个金山软件投资者和分析师大会,跟他们解释云的战略。
小米本身做的是什么呢?小米做的是应用。我怎么能让我的用户,把数据透过金山的服务,存在具体的服务器和IDC上?在这个一块,我估计到后年年底,小米云拥有的数据量会超过1000个P。1000个T就等于一个P,1000个P叫一个E。1000个P我再换算成我需要多少服务器,需要多少机柜,需要多少IDC呢,还有那个带宽呢。1个P一年的存储成本,是300万人民币。用这个成本算1000个P的话——如果不增加了,这个数据其实还在爆炸——30亿人民币,光1年的存储费用。它是个巨额的投资,小米就准备这么干。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用big data的技术,转化出价值,那我们公司再撑下去就真的破产了。它每个月都在新增,用户的数据用户不删除,我们是没有权利删除的,它是越来越多。现在就已经很恐怖了,但是我扛得住,明年我也扛得住,后年我也扛得住,大后年big data要没价值的话,那我就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