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2013年,三星等知名通信厂商即对虹膜手机进行大肆宣传,但由于当时虹膜识别技术还不够成熟,其中虹膜识别的距离在当时就存在一定限制,但随着近几年虹膜识别技术的发展,虹膜识别完全可以在用户常规阅读距离之内实现识别和认证。以天诚盛业为例,其探索者移动专用虹膜模组拥有13项发明专利,这款虹膜模组识别距离已优化至17-1375px,不需要客户做任何的刻意配合。
在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下,以精准度和安全性著称的虹膜识别成为智能手机标配只是时间问题。
指纹识别可能不再是“一哥”,多模态识别才是未来
虽然虹膜识别在智能手机界的崛起是无法阻挡的,但是也并不代表会完全替代指纹识别。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端的技术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将承载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和功能,其终端形式也将越来越丰富,单一的生物识别难以满足所有的场景需求,只有将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组合起来,取长补短,通过多模态生物识别才能为用户提供最彻底、体验最好的解决方案。未来你的智能手机很可能是根据不同的安全级别分区域管理,金融类账户需要验证虹膜才可登录,一般文件加密只需要按捺指纹即可,其他的普通消息也可不用加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