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仅除夕到大年初一下午4点,参与抢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平均每分钟有超过9000个红包被领取。事实证明,这一策略有效激励了很多没有绑定银行卡的用户在抢到红包后尽快绑定银行卡以便进行提现或回馈派发红包,产生了“病毒式营销”的奇效。
但业内分析人士也指出,微信红包研发团队没有充分考虑部分不愿绑定银行卡用户的顾虑和需求,没有进行足够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也没有设计多元化渠道和解决方案。
“从根本上来说,互联网金融创新必须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既要创造性地满足用户需求,又不能损害消费者权益;既要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又要切实保障安全和防范风险。”黄震说。
我的红包请让“我做主”
派红包热热闹闹,可若收不到真金白银,不单是抢红包的人不开心,派红包的人也不乐意。
华南理工大学数学系的刘辉说向记者晒出了派红包的战果:20元分成10个红包不到几秒钟就被瓜分。“我有些朋友由于没有绑定银行卡,因此收不到钱,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直接将钱款返回到我的账户。”刘辉说。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那些因为没有绑定银行卡而沉淀下来的资金,单笔来看金额或许不多,但总量绝不是个小数字。到目前为止,腾讯方面和微信支付团队都没有公布具体数额。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等专家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对抢到红包而未绑定银行卡的微信用户不能提现的资金,应约定在一定时间内(如三五天或一周)返还到原派发红包的银行卡内;二是尽快公布微信红包沉淀资金数额,尽快开通和完善微信红包的消费功能;三是约定返回时间内沉淀资全所产生的利息应约定权属所有,以上内容均应在醒目位置提示和公开。
“研发团队应当尽快改进和完善用户体验,让我的红包‘我做主'。”黄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