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云智慧 殷晋
APM这个词在2015年很火,国内三家领军企业中的云智慧和OneAPM拿到了新一轮融资,而听云则成功登陆新三板,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原本稳步发展数年的APM行业被迅速点燃,将近十家新老软件企业转战APM,这一方面是资本的力量,但最主要动力则来自于移动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 转型的推动,下面就让我们从APM在国内的发展历程来一起分析这个市场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 APM破解网络之困
201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互联网爆发前夜,网民数量急剧提升,而宽带中国和光纤入户尚未落地, IT 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运营商之间基本上无法做到互联互通,DNS更是经常造成大面积的网络瘫痪。就连大型互联网公司也会频繁接到用户投诉说网站无法访问,而IT部门却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使用其他地区和不同运营商网络的用户访问故障。
那时候站长工具非常流行,包括现在大家还能看到的“阿里测”等,当接到用户投诉网站访问不了的时候,运维都会用站长工具Ping一下自己的服务器,看看是哪些地方出了问题。但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已经对用户造成了影响,更何况大部分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并不会联系网站,而只会骂一句:什么破网站,然后默默的关掉浏览器!
最初的APM是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的缩写,主要是通过自动化监控手段解决网络和IT基础设施的可用性问题,利用部署在不同运营商机房的分布式监测网络定期访问网站、服务器,主动发现运营商网络、CDN、机房和服务器组件的故障并进行告警,帮助实现运维巡检自动化。
这个时期的国内网站监控市场规模在数千万,主要玩家有云智慧、基调网络、阿里、360等,其中最火的产品就属云智慧的监控宝,由于是创新的SaaS服务交付方式,企业无需任何硬件投入和部署即可使用,极大的保障了企业网站的可用性,同时降低了企业的运维成本,所以很快得到了广大中小企业和站长人群的认可,成为企业网站必备的IT运维工具。
移动互联网时代 APM治愈性能之痛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常规监控需求依然存在,但移动端用户规模成指数级增长, 企业的IT 成熟度也在不断进化,特别是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业务中断问题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已经不再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企业IT痛点随着整个用户体验前置而发生转移。
什么是“用户体验前置”呢?以传统银行业为例,如果用户不去柜台或使用POS机等专有终端系统,是不会接触到银行庞杂的IT系统的。但有了移动互联网之后,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和银行业务系统进行交易,金融服务也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了。
云计算的普及给企业传统IT架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用户体验前置则让后端系统通过网络、前端应用直接呈现在用户面前,用户体验通过这个端到端的业务系统进行传递,但是市场上没有一个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完整解决他们在端到端性能管控上的难题。
要解决用户体验前置的问题,必须从用户端着手开始监控和采集数据,同时在整个用户体验交付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监控。采集所有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发现和解决可能发生在每一个环节的影响用户体验的风险因素,而这就是新一代APM——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的目标,基于云的端到端全栈应用性能管理。
对比传统ITOM解决方案,APM的核心价值体现在面向移动和云端IT架构,为企业提供全技术栈的性能监控和管理服务,并把性能数据与企业的经营数据整合起来,帮助提升开发、运维和运营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让企业真正通过IT来指导商务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