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资讯】专网通信与公网通信,几乎有两代技术差距,当公网大步流星奔向LTE/4G,专网还在努力实现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中国当前主推的PDT数字集群网络,以及全球主流专网标准TETRA,本质上都相当于公网GSM的技术水平。
过去专网客户使用网络的重心是语音,没有很强的驱动力演进。但是,随着专网客户逐渐加大对高质量图像和多媒体的需求,专网的宽带化提上了日程。最近几年来,专网设备厂商、公网设备厂商都在探索如何推动专网宽带化,以窄带跑语音和低速数据,LTE跑高速数据成为当前主流的选择。
或许由于技术的代差太大导致失去了信心,全球两家最大的专网设备厂商,美国的摩托罗拉和欧洲的欧宇航,都放弃了自研宽带产品,选择了结盟大型公网设备厂商。两家公司甚至对未来也失去了信心,都曾寻求出售。
中国专网设备龙头海能达,选择了宽带自研之路,并规划了宽窄融合的专网发展路线。对专网设备厂商来说,走这条路需要莫大的勇气,海能达的信心来自哪里?近日,海能达宽带产品线总经理胡军接受了C114独家专访,畅谈海能达的抱负,以及对竞争格局和行业前景的展望。
自研宽带的大背景
摩托罗拉与欧宇航在宽带道路上退缩,给更多技术实力不济的专网设备厂商树立了“榜样”,似乎专网宽带化的使命,只能由公网设备厂商来完成。胡军不这么看。加入海能达之前,胡军在华为无线部门工作了16年,从2G到3G再到4G,参与了华为无线从弱小走向巨无霸的全部过程,也见证了欧美公网巨头的一步步衰落。
在他看来,欧美通信设备厂商研发效率太低,远远不及中国人勤奋,衰落是必然的。以摩托罗拉为例,当年“公网私立”做专网,现在专网也做不下去了,并不纯是技术的原因。“公网过去十几年走过的路,专网还会再走一遍。对海能达来说,正是发展的大好时机,必须坚定不移的走自主研发之路。”
海能达宽带产品线总经理胡军
做出这个判断,其一源于胡军对公网发展历史和公网设备厂商的深刻理解。“大家都担心华为中兴一进来就会一统江湖,其实华为中兴并不是在所有涉足的领域都能成功,他们擅长的是大平台、大客户群,用‘压强原则’做市场。专网市场规模只有公网的1%,且都是中小客户,一省一市的覆盖和维护,华为中兴等公网设备厂商并不适应。”
其二,海能达作为中国第一、全球前列的专网设备厂商,拥有丰富的专网项目经验,对专网客户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专网不是管道,承载至上。公网一般大投资,强调容量;专网用户数很少,且投资低,更强调覆盖。专网和公网的客户群体不一样,需求也不一样,相比华为中兴的销售大平台,海能达有行业性优势。”
海能达制造中心实验室
胡军指出,不同于公网设备商将公网产品改一改拿到专网使用,海能达和专网客户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基于专网客户需求开发,在客户需求匹配度、应用解决方案、行业终端等方面都有竞争点。例如终端,专业终端和民品终端差异性很大,海能达的优势很明显。“摩托罗拉和欧宇航不想玩了,海能达要做专网行业的领头羊,更要成为领头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