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我已经说了,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现有的城市,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它现在唯一例外大城市都有同样的毛病,这些毛病都面临着用新的办法和思维来考虑,这就是目前智慧城市提出来的需求的瓶颈。
第二个,我经常用两个案例来讲它,一个就是美国的Forrester,这是一个咨询公司,它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它理解的智慧城市就是“当政府、企业、社区更加依靠IT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挑战时,城市则会更加智慧”,它是用的比较级,你智慧城市一定要解决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用信息化的技术,这个城市就能够更加智慧,然后就变成智慧城市,就是面向问题、解决问题的就叫智慧城市,是用信息化的技术来解决问题,要解决这个挑战,这是一个。
第二个在河南有一个城市规划设计协会,是国际的联合会,他提出的智慧城市是不仅仅是从城市已经建成的智慧运行和管理,更重要的是从城市的规划,甚至于城市已经运行之后怎么样再规划,重新规划,用通信信息技术,用大数据技术,来指导,两引领,这是智慧城市的前提。这个我觉得也很重要,我也是北京信息化专家委的成员,今天给我一个题目,如何用信息化技术来缓解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最后讨论是什么?现在搞的智能化交通解决不了交通问题,北京很多的办法都用了,限行,限号,限行两年功夫缓解一下,新号两年功夫环节一下,现在两年过去了,拥堵指数逐步逐步在增加。现在是找出城市规划当中的弊病,然后再规划,再布局,经过比较长的时间,能够把这个问题逐步的调整过来,这样才能够真正解决,这就是智慧城市当中很重要的,不不仅仅是智慧交通,而是怎么样来解决问题。
我刚才说对城市的定义,没有去研究它怎么定义,我们是定位,一个叫新目标,一个叫新模式,就是时代背景下的新目标和新模式,对任何一个城市,不管是原有的城市或者是新加的城市,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要素是什么?我们认为有这么几点。
一点是一定要有城市的运营要素,就是领域。比如基础设施,主要是交通、能源、水资源、环境、公共安全,这些领域,领域的信息系统的整合,这些整合能够提升到用新的技术把它智能化,支撑它从规划开始的智能化,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
这个关键现在我们把它作为六个核心系统。一个是围绕人,一个围绕基础设施,一个围绕企业的大概是这么六个系统,这六个系统可以做到整个的智慧城市。目前在这个问题上难度很大,我们做了很多调研,比如说现在智能交通,我们交通的信息,特别是实时路况的信息,大城市干了很多措施,信息系统做了很多措施,交通委一套信息,交警是一套信息,我们轨道交通一套信息,公共交通一套信息等等,当然至少有七八个系统都是在分散的过程当中,这些信息路况是没有得到大系统的整合。现在做的比较好的一个是上海,一个是深圳,上海花了有7、8年的功夫,这个平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前两天专门到上海市做调研,把所有的信息整合起来之后,在这个上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因此,上海尽管它的车辆和它的路面本身的密度来讲,不比北京好多少,但是总体上讲,上海现在它从拥堵指数看,当然还是有拥堵问题,但拥堵指数问题没有进一步加快的趋势,而是在比较平稳的,甚至有一点下降的趋势,为什么他做这个平台,他们想研究什么问题呢?上海交委本来要收拥堵费,后来他们研究之后,采取了很多措施之后,原来提出了想收,现在认为不需要在做。我们在北京市还考虑适当的时候要收拥堵费,这种办法是在信息整合之后,有很多工作就可以在这个上面取得一些措施。
我举一个例子讲,上海这个信息集中以后,因为大家知道上海有个高架,以高架为主的快速通道,这个快速通道也经常堵,这一堵了之后,整个的城市交通就出了问题,快速通道就是高架的通道,他们就分析,曾经上海该分析,这个快速通道是不是要加宽,再建一套快速通道,这个投资就不得了,全部是高架要建起来,后来他们分析了之后,用数据来分析,分析了之后,分析车辆上高架桥、下高架桥并不是很长的路线,基本上上去以后很短,有80%的车辆都是很短程,所以得出结论,再建高架桥,或者加宽和再建,作用并不大,他们考虑在地面信号方面和匝道方面想办法,这个前提是什么?一定要把信息系统结合起来,要整合起来,这样来做。
深圳也是大交通,智慧交通里面也做了很好的规划,也是这个思路,把海陆空所有的交通信息都把它整合在一个平台上,能够做到智能控制和智能优化,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起到作用。
这样一个观点讲的话,要在领域里面把系统整合之后,就能够实现我这个领域里面做好,我到底能抓什么项目能够逐步改变这个情况,就是解决这些问题,在规划当中远近能力结合,我规划这个项目对长远也有好处,这是智慧城市在实施过程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