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技 > 产业资讯 > 通信聚焦 > 正文

运营商拼低价催生炒卡族:充值卡成商家套利工具

2012-12-25 17:34:38  潘敬文    参与评论()条

运营商拼低价催生炒卡族:充值卡成商家套利工具

    年底,价格极低的充值卡会或多或少地流到套利者手中成为套利工具。(资料图片)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潘敬文

    “如果运营商在各种促销活动中低价卖出电话卡,就可能出现严重的套利行为:SP可以大量收购,用于订购自身业务,再按照‘三七分’的分账方式获得提成。”一位熟悉内情人士告诉信息时报记者。伴随着2013年的即将到来,三大运营商在全国打起“价格战”,在部分地区再次出现地板价倾销。对此,有业内专家提醒,越来越低的充值卡出卡价格很可能已经形成了套利空间,低价出售的充值卡正成为SP或手机软件商的套利工具。

    现象1:

    年底运营商拼低价催生炒卡族

    随着2012年年底逼近,三大运营商纷纷计划年底冲刺完成全年KPI(关键绩效指标法)任务。为确保KPI完成,全国不少地区再次出现堪称“地板价”的价格战。据记者了解,今年除了“充值返超市购物卡”、“预存话费送加油充值卡”、“预存话费送iPad”、“预存话费送旗舰手机”等活动,在国内部分城市,个别运营商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干脆搞起了倾销:在国内一些地区,有运营商甚至以不足10元的价格去倾销高达100元的电话卡。

    在部分国内三四线城市,个别运营商以廉价的方式搞年底大促销,有国内通信业专家表示,这很可能给予大量SP充分的套利空间。知名通信业咨询公司艾媒咨询董事长张毅表示,目前SP、运营商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商店,甚至在部分网络商城中均支持以话费的方式进行小额支付,因此如果运营商年底“价格战”打得太低,会出现套利空间。“比如,很多SP很可能会大量收购这些‘地板价’的电话卡,然后统一订购自己的SP业务,或者是在运营商经营的手机软件商店中购买自己的服务软件,那就可以顺利将电话卡变成现金。”据张毅介绍,按照目前一般规则,SP与运营商大概可以按照“7:3”的原则去分成,这意味着如果充值卡资费在七折以下,就会出现套利空间。

    据记者了解,其实除了年底价格战之外,SP套利的空间大量存在。比如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很多时候,运营商在高价出售“靓号”的同时,亦会将很多号码不佳的“差号”、“烂号”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甚至与各大商场做活动合作时进行免费派送。很多时候,这些价格极低的电话卡都会或多或少地流到套利者手中成为套利工具。

    现象2:

    演唱会成“养卡族”套利目标

    “通过廉价电话卡套利仅仅是套利的其中一种方式。实际上目前很多群发短信商已经兼任‘养卡族’,一旦运营商举办各色演唱会,就是这些‘养卡族’大发横财的机会。”业内人士ALEX(化名)如此向记者表示。

    所谓“养卡族”是一些平时养着大批 “号码”(通常是上万张甚至上十万张)的“专业户”。平时,这些专业户的主要业务是利用手中的“号码”为企业进行群发短信,或广告推销电话等。而一旦运营商在年底、春节、中秋等重要节日推出演唱会,“养卡族”收入大增的机会就来了。

    “在年底,各大运营商常常会举办大型演唱会,比如刘德华的演唱会。我就亲眼看过,在巨星演唱会前夕,运营商让旗下符合条件的用户可以去网上去抢票。抢票前一晚,一位‘养卡族’老板下令员工全部加班,一到凌晨抢票时间,有10万个号码以配备特殊软件同时进行抢票。”Alex表示,如此抢票,结果当然就是大部分的票都流入“养卡族”老板的手中。当拿到大部分的票后,这些“养卡族”老板们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垄断票源的黄牛党,去赚取极高额的利润,“各地刘德华歌迷影迷会、粉丝会,其实或多或少都跟这些养卡族老板有关”。Alex说。

    业界说法

    运营商业绩压力大“放任”养卡族

    “其实运营商内部都知道养卡族的存在,只是‘养卡族’、‘套利族’都是在法律和运营商法规允许的情况下生产,而且他们的存在对运营商冲业绩也并不是坏事,因此运营商根本不会理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运营商人士向记者表示,套利族、养卡族的存在早已知晓,但在不违法情况下,很少人会去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其实套利只是理论上简单,实际上套利的成本并不便宜。10万张卡,如果每张卡养着需要50元,每月就需要投入500万,一年就是5000多万,成本极高。”有运营商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除了进入门槛高之外,运营成本同样巨大。比如,中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国家,要随时知道哪里有廉价的电话卡套餐购买并不容易,而且很多电话卡套餐并不是一次性到账,很多还必须通话若干分钟才能享受到其余优惠,还不能全部用于订购SP业务,这意味着养卡族完全是个熟悉运营商运作的“精算机构”,必须通过准确计算才可能盈利。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运营商内部业绩压力非常大,而这些“套利族”、“养卡族”的存在有个大前提,就是必须长期、大量地“养着”一大批运营商的号码,并能够帮助运营商提升业绩,因此运营商自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何况,又没有法律禁止一个人或公司同时拥有数十万电话号的。”该负责人如是说。

(来源:信息时报)

(责任编辑:CT003)
 
网友发言 已有人参与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提交评论

社会文史娱乐汽车科技旅游城市文化

新闻 军事 论坛 娱乐

新闻频道
国内国际社会评论文史专题经济新闻图库老照片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中国军情国际军情军事历史网友原创军事专题军事图库武器装备军事文化
汽车频道
车闻Update漫话车型漫记车映像实拍解析行业动态新车资讯独家评测汽车生活人文之旅
教育频道
留学移民高考中小学拒讲堂师说商道商论
游戏频道
游点意思网络游戏网页游戏单机游戏手机游戏军事游戏游戏产业发号中心游戏美女图说游戏囧游囧事
科技频道
业界互联网行业通信数码手机平板IT硬件相机笔记本家电产品库
旅游频道
X旅行视界目的地 美图发现社区
文化频道
专题非遗沙龙历史艺文博览读书图库书画禅文化
书画频道
资讯收藏展览在线展厅艺术家视觉专题
体育频道
国际足球中国足球NBACBA 综合体育图片汇总专题策划
视频频道
新闻军事中华出品原创娱乐纪录片微电影决胜海陆空
娱乐频道
明星电影电视音乐专题图库论坛
公益频道
老兵出镜老兵动态老兵资料库关爱老兵在行动公益组织公益人物
城市频道
城市聚焦城市设计城市生活城市策划城 市图赏城市加盟城市论坛
社区频道
中华论坛网上谈兵中华拍客社会时政国际风云生活消费休闲旅游美丽女人娱乐八卦经济风云情感世界文学天地
好医生频道
保健养生疾病防治行业资讯名医谈健康 医生专栏食疗跑步
经济频道
国内宏观海外经济产经商贸时尚消费电商眼球儿企业故事专栏评说识局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