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昨日从市消保委获悉,截至2014年1月6日,三家运营商的季度流量产品均已上线。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选择最为适合的手机上网流量套餐。
调整计费周期技术不难
昨日,网友对三家运营商推出的季度流量产品有贬有赞。
赞同者认为这是打破多年来流量按月结算“潜规则”的突破,希望以后能有更为灵活的资费方式。
反对者则认为,这是运营商“换汤不换药”、“朝三暮四”蒙混消费者反对声音的策略,为何不能直接推当月套餐中没用完的流量可以下个月继续用?
有网友指出,中国移动在香港已经推出“数据交易平台”,规定凡4G Pro系列服务计划的用户,可通过该平台将其计划内包含的数据用量进行自由买卖,“建议三大运营商在内地全面推行这一活动”。
电信专家、北京邮电大学[微博]教授曾剑秋曾表示,国外运营商确实有按月计费的惯例,但对于中国庞大的客户群体,包月制度局限性明显。他认为调整计费周期,运营商在技术层面并不存在难题, “上海推出流量按季度计算有利于缓解按月收费的局限性,应该说是一件好事情,我希望将来流量套餐有包月、包星期、包日、包季度、包半年或者包年的,这对运营商是有利的,对消费者也有利。”
也有网友认为,这种季度套餐的优惠可能还不如三大运营商都大规模运营4G产品后实惠,“技术进步了,到时肯定要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