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科技讯】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自从问世之后多年,一直处于一超独大的局面。但是进入今年以来却是风波不断,先是中国政府宣布央企和国家机关不得采购Windows 8,而后昨日又出现了韩国政府关于在2020年之前停止与微软的合作,全面转向开源软件的声明。

    韩国政府的声明表示,由于微软停止了对于Windows XP的支持工作,所以将从明年起在本土的10所公立和私立学院试点开源操作系统项目,相关的员工使用培训支出,将由政府负担。由此可以看出,微软传统的政府客户正在面临流失的风险。

摆脱微软束缚成政府部门共识

    微软之所以在中国和韩国的政府市场上接连丢单,首先是由于其停止对Windows XP进行技术支持的决定。作为一款应用极为广泛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自从2001年上市以来,几乎垄断了各行各业的桌面PC系统。尤其是得到了很多国家政府部门的青睐。虽然在13年之后的今天,微软宣称其在安全性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必须要退役。但是这样的理由显然是没能说服政府用户。

    实际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部门对于操作系统的应用需求并不很强,而贸然更换新的操作系统,必然带来成本的上升。有不少业内人士就认为,微软现有操作系统的迭代速度太快,如果一味跟随,难免有受微软掣肘之虞;除此之外,棱镜门事件的发酵,也使得很多国家的政府产生了忌惮心理,被迫不断提升信息安全的等级,而计算机操作系统则是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减少对微软等国外科技企业的依赖,转而扶持国产软件,就成为了必由之路。我国著名的行业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老人就曾表示:“智能终端量大面广,在中国这个总量更是以十亿计。通过操作系统很容易取得他人所有的敏感信息。从网络空间安全来看,我们需要研发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

寻求新机会成微软当务之急

    从大环境回归到微软本身,其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前有移动互联网Android和iOS夹击的压力,后有桌面端市场萎缩的风险。传统的民用市场上,桌面PC和笔记本的销量也依旧处于欲振乏力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其整体营收势必受到影响。不过好在韩国政府将时间节点定在2020年,而中国政府目前也并未明确禁止诸如Office等软件的采购。由此微软还是获得了一定的市场缓冲期,保证其市场地位眼下还不会受到太大的震动。不过,如果不能尽快寻求新的机会突围,微软未来的市场环境将不会太过乐观。(文/胡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