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科技动态 硬件广场 下载基地 网络教室 网络冲浪 科学博览 移动时代 手机上网 桌面壁纸 科技商情  

CPU“别”铝“恋”铜
超频网站 2001-03-20 14:28:09

  自CPU诞生以来,芯片制造一直采用的是铝技术。但是,“伴铝”数十载后,CPU上的硅片有了更生机勃勃的“铜伴”———AMD已飞出了胸含铜芯的产品。尽管由于技术实现的难度,此后一段时间铜伴硅和铝伴硅将共存,但从发展趋势来看,铜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看好。
  
  在CPU芯片上,晶体管之间有微电缆联结,通过该微电缆实现晶体管之间的传导。如果这些微电缆为铜质,我们即称该芯片为采用了铜技术的铜芯片。显然,这里称的铜芯片并非指芯片整体为铜制,而是芯片基体为硅,铜只是附在硅片上,以微电缆的形式联结硅片上的众多晶体管。只是因为微电缆对整个芯片比较重要,所以人们称这样的芯片为铜芯片。在AMD推出铜芯片之前,所有CPU中的这些微电缆均采用铝制电缆,我们惯称为铝芯片。
  
  在未来的发展中,芯片上的晶体管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小,其间的微电缆也将随之趋向更加细小。同一种材质,电缆越细,其电阻将越大。
  
  这样会带来不利影响,一方面较高的电阻将影响芯片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高电阻将会导致高热的产生,损害芯片,并因产生热而造成CPU的能量损失。因此,电阻小的金属材料会更适宜CPU的发展。相对铝而言,铜就具有很好的物理性能:电阻小、发热量低、导电性强。因此,基于铜技术芯片的CPU更易实现高主频;而且,铜技术芯片还可在性能上使更小的微米工艺容易实现。据测算,在相同的条件下,铜技术芯片的功耗较铝技术芯片的功耗低40%。所以,IBM才敢称,它的SOI技术与铜技术的结合将制造出世界上最快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LSI。
  
  可以说,从电脑问世以来,CPU的铜芯片技术就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早在30年前,从事半导体研究的人们就发现了铜的魅力。
  
  但如此魅力却久久未能体现在计算机CPU芯片中,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而最难的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制做工艺难,二是硅易因铜而中毒。
  
  铜芯片中的铜微电缆的制作不是将制成的铜线平铺于芯片上,而是通过电镀将铜析到绝缘板上的深槽中。这项工作需要如下的几道工序:先得“挖沟筑坝”,在硅片上拥挤的、数量众多的晶体管间,需为铺铜线的每条路“挖沟筑坝”,通常用钽来做筑坝材料;然后在沟中铺一层均匀而薄的铜床;随后用电镀的方法将铜铺在床上,形成铜线,最后用机械化学的方法将铜线制平。这个过程,处处是困难,仅仅是最后的制平过程即有铜被腐蚀、产生气泡、致使传导的稳定性大幅下降、热量集聚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再者,如果铜长期厮守硅,铜原子会侵入硅体,造成硅中毒,失去半导体的特性。这就是虽然科技发展之快,铜芯片却姗姗不露面的主要原因。
  
  不过,铜芯片始终是CPU业界矢志不渝的追寻目标。英特尔公司表示将在2001年推出0.13微米工艺的CPU铜技术芯片。而AMD早在今年6月推出的代号为雷鸟的新Athlon处理器中,率先采用了铜技术,使铜技术在CPU领域首先实现产品化。AMD又做了一次先行者,这倒是很符合AMD近一年多来的表现。
  
  铜技术无疑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最重要的芯片制造工艺,随着本身的完善和产品化的推进,必将显示出其革命性的光辉。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我们将能看到基于铜技术的5GHzCPU。



相关报道
更多CPU文章



本站检索


中华网推荐

·国家级治脑病新药思维源
·中藏药治疗脑病新突破
·治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
·养肾·痛风·长寿
·肝病泌尿脑萎缩新药介绍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乐园
·让中医辩证不孕不育
·国医治股骨头坏死一绝
·乙肝为何久治不愈?
·二千元垄断批发做老板
·中医中药专治前列腺
·治牛皮癣白癜风已成现实
·专治痛风病的白衣天使
·不孕不育的杏林奇葩
·专卖店零售管理系统




   

科技频道主编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