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业务外包看国产手机发展 中国电子报记者 钟敏 2001-07-04 14:02:48
继爱立信宣布退出手机制造之后,6月26日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集团又宣布将停止其手机的独立生产业务。6月27日,飞利浦集团公在北京和阿姆斯特丹宣布,飞利浦已与CEC签署合作备忘录,两大集团原则达成协议。飞利浦公司将其移动电话制造部门的控制权转移至CEC手中。 飞利浦战略大调整 飞利浦在中国深圳设有与CEC下属的深圳桑达电子总公司控股的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营的手机工厂,后者占有较小的股份。合资双方已经同意,CEC和深圳桑达电子总公司将增大持股比例,达到控股份额,并接收飞利浦的一些生产设备。另外,CEC还将通过其下属的中电东方通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接收部分飞利浦的研制开发资源及数码手机技术。双方确认上述重组须取得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为了这次重组,飞利浦要用到大约3亿欧元的一次性税前费用,这项费用要计入本财政年度第三或第四季度支出,这项费用是额外增加的。 据了解,飞利浦电子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尤其在半导体和元器件方面,是全球手机制造业的主要提供商。但是其消费电子的手机部分在全球是亏损的,今年至今已经亏损了1800万欧元。目前作为飞利浦两大生产基地之一的巴黎生产厂已经停产,其中1800名职员也将会在飞利浦内部自行消化一部分。“此协议将解决由于飞利浦手机部门自2001年来由于亏损而引发的是否进行生产手机的不确定问题。”飞利浦公司东亚执行总裁、飞利浦电子中国集团总裁韦达浩说。 韦达浩表示,飞利浦在消费通讯市场有着很强的实力,所以也不会退出手机市场。飞利浦将手机外包是把精力集中在销售领域。“我们把资金用在刀刃上,以获得最大的回报。”“中国的手机市场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我们不会放弃。”韦达浩表示,今年与去年相比,飞利浦手机销量达到了100%,在中国市场,飞利浦手机是赢利的。 由于手机的利润大都集中在研发和销售上,而生产大都不太赚钱,手机制造正成为国际性大通讯制造商的重负。早在今年1月26日,爱立信公司宣布将除中国以外的手机制造厂以“代工外包”方式交给新加坡的一家公司经营,同时宣布公司战略进行大调整,集中力量发展通信系统。与爱立信进行战略大调整同出一辙,飞利浦此举也是将技术含量不高的手机制造业务剥离出去,将精力集中到半导体和元器件的研发上去。 手机国产商觅得良机 爱立信和飞利浦之所以如此重视中国市场,是因为中国的手机市场有很大发展潜力。“飞利浦的品牌机在中国有着很好的基础,把生产能力从法国转到中国,是因为中国是我们的首选。”韦达浩认为中国的设计、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作为飞利浦的此次外包手机业务的对象,CEC是中国特大型集团公司,其业务范围涉及电子信息产品的科研开发、通信及网络运营、系统集成、投资融资等各个领域。韦达浩说,“通过与CEC的重组,可以让我们把重点放在提供技术支持,将继续通过我们的销售渠道销售飞利浦品牌的手机。”飞利浦认为通过与CEC的重组,飞利浦可以在保持经营持续性的同时,通过大幅度降低成本和所带来的影响,使飞利浦能够赢取市场。 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飞利浦将手机制造业务外包给中国企业,都表明了这样一个姿态:在手机制造上,中国企业完全达到要求。CEC国际合作部总经理吕继东认为,中国手机发展与彩电在中国的发展有共同之处。作为中国企业,这次控股合营工厂也是CEC手机业战略的一部分。“CEC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有着较强的设计、生产能力,有生产飞利浦、NEC手机的经验,CEC控股的厦新电子还生产Amosonic品牌手机,而且目前CEC的品牌手机已经批准入网,在中国市场上很快就能够看到。” 国外手机制造商纷纷采取外包业务,充分表明了普通型手机已经开始步入成熟产品阶段,成品可以进行规模化组装,而中国手机国产商在规模生产能力上已经获得了国际厂商的认可。这为手机国产商重新分割国内手机市场觅得良机。但是从长远来看,手机国产商在规模生产手机、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国外厂商已经把目光投放到利润更大的研发上去,因而,手机国产商要想不被国际厂商甩得更远,必须有自己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与 或 标题 关键字 以上全部
·国家级治脑病新药思维源 ·中藏药治疗脑病新突破 ·治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 ·养肾·痛风·长寿 ·肝病泌尿脑萎缩新药介绍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乐园 ·让中医辩证不孕不育 ·国医治股骨头坏死一绝 ·乙肝为何久治不愈? ·二千元垄断批发做老板 ·中医中药专治前列腺 ·治牛皮癣白癜风已成现实 ·专治痛风病的白衣天使 ·不孕不育的杏林奇葩 ·专卖店零售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