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com
主页
新闻
体育
游戏
文化
教育
健康
财经
科技
旅游
军事
娱乐
商贸
  科技动态 硬件广场 下载基地 网络教室 网络冲浪 科学博览 移动时代 手机上网 桌面壁纸 科技商情  


Linux的硬件配置

2000-08-30 09:07:40

  对于不少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来说,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在操作系统下配置自己的硬件从而使它们能够为用户正常地工作。笔者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时间比较长,在此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向各位读者作一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存配置

  近年来个人PC机硬件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一个标志就是内存容量不断提高。因此用户在使用一些低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时常常会遇到系统无法识别内存的问题。对此用户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调整。

  手动重新编译Linux系统内核,使内核支持 16M 以上的内存,然后重新启动系统。对于较高版本的Linux系统,大多数情况下采取此步骤后问题可以解决。

  如果用户采取以上步骤后系统仍然不能识别内存,那么可以在启动lilo的提示符时键入命令:

  mem=xxx M (xxx代表用户内存容量的具体数值)

  重新启动系统后,用户可以用free命令查询内存具体信息,也可以用dmesg命令查看启动时的系统信息。如果此时系统能够正确识别内存,用户只需在系统配置文件/etc/lilo.conf中加入语句:

  append=“mem=xxx M” 就大功告成了。

  当然,如果用户的系统配置文件中已经有了append的话,也可以直接在append中加入语句:

  mem=xxx M  以下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append=“ether=0x3,0x280,eth0 mem=64M root=/dev/hdb1”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用户可以再次启动lilo提示符。这样以后系统每次启动时都能够正确地识别内存。

  一般来说,通过以上两步调整措施,Liunx系统可以正确识别内存。如果还是不能奏效的话,摆在用户面前只有两条路可供选择:要么取出多余内存使系统能够识别,要么将操作系统版本升级。前一种方案是绝大多数用户不能接受的,所以还是尽量更新升级操作系统比较可行。

  网卡配置

  在Linux操作系统下配置网卡可以说是安装Linux时遇到问题最多的操作了,常常在网上见到不少网友为此而苦恼不已,讨论不休。根据笔者配置自己的3C509TP0网卡的经验,认为按以下步骤进行调试,通常能够解决问题。

  启动Linux操作系统,查询系统是否可以检测到网卡。如果不能,此时最可能的情况是用户操作系统内核的设置不当,从而导致系统无法支持网卡。因此用户首先应该检查系统内核的配置,如果发现问题则重新编译内核并加入对网卡的支持,之后用新的核心启动。此时问题即获得解决。

  如果经过检查发现系统内核已经支持网卡,但仍然无法检测到网卡,这时很可能是用户的网卡型号和系统不兼容。解决办法也是两个,一是升级更新系统使之可以和更多型号的网卡兼容,另外就是更换网卡了。因此笔者推荐用户购买Linux系统支持的网卡型号,可以完全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一个比较特殊的问题是系统内核已经检测到网卡的存在,但却无法查看到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这时用户可以尝试系统是否能检测到自己本身的机器,如果可以,通常的问题是用户没有正确设置网卡的参数,用户只需按照硬件要求重新设置就可以了。

  另外,由于Linux操作系统对PCI/PnP的支持目前还不十分完善,所以笔者建议大家最好把网卡的PnP功能取消掉。Linux操作系统对每个型号的网卡都设置有一个缺省的IRQ 和IO-ADDR,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网卡的具体情况在BIOS把对应IRQ 设置成ISA的,而不是PnP的。通常进行这一步操作时需要网卡的驱动程序盘,而且不同的网卡有不同的办法,用户必须自己摸索解决。

  一部分用户的计算机上可能安装有两个以上的网卡,系统有可能无法检测到第二块或以后的网卡,这时用户可以参看系统帮助文件“HowTO”中关于Enthernet、Bridge、 Firewall等和多网卡配置有关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条件摸索解决。

  最后附带提一句,Linux操作系统带有的帮助文件HowTO对一些常见的问题都有具体而明晰的提示和解决方案,因此建议用户在配置硬件遇到问题时不妨多多参考它。

  摘自《赛迪网》 Discu/文


科技检索


中华网推荐

  • 1000名医生在线咨询

  • 中国足球队官方网站

  • 鸦片玫瑰(新版)

  • 精选股票天地

  • 闪光的flash教程

  • 中华网汽车世界

  • 为你的爱情出谋划策

  • 网文精选——野百合集

  • 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

  • 历届香港小姐风姿集




  • 网络教室编辑信箱
    版权声明 | 本站检索 | 联系方法 | 刊登广告 | 使用说明 | 关于中华网 | 豁免条款

    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