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经济的无情嘲讽:网络游戏造亿万富翁(2) 彭梧 2003-10-29 09:59:24
在那时,长期以来一直苦于打不开中国市场的韩国网络游戏开发商正处于青春期的异常焦虑当中,而一贯精明的中国商人也非常得当地利用了他们的这一焦虑,以至于经常出现腰包里装着几万美元就能从韩国拉回一款游戏回中国捣鼓一番,不管是圈钱还是赚钱总之捞一票就闪的新版游击战模式。 所以陈天桥的成功只不过是“时势造英雄”的又一次演绎而已。只不过和其他的同行比起来,陈天桥所压的那一宝比较准而已。而一直到今天,这样的压注式成功机会仍旧存在,只不过随着整体门槛的抬高,要想复制乃至超越陈天桥的辉煌都具备更大的难度而已。 韩国人的忧虑 早年间游戏圈内曾经流传着这样的一则笑话,说是当年的国内随便哪个小运营商打个电话,韩国的游戏工作室就得屁颠屁颠地带着大本大本的游戏说明和商业计划到国内来试图签个卖身契;而如今,韩国无论多小的开发工作室只要一个电话,国内的运营商就会像孙子见爷爷一样跑过去拿新的商业计划书和游戏的新版本。 笑话虽然未免粗俗,但却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如今中国网络游戏的市场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于韩国人从2002年开始的准备。在当时,由于盛大的过于强大,韩国人开始把它看作是一种障碍。因为如果盛大联合国内其他运营商集体压价,韩国人的产品在中国就很难卖上个好价钱,退一万步说,就算有别的运营商愿意出高价购买,在盛大的市场壁垒面前,也很难做出更好的市场业绩。2002年底,韩国数十家大型游戏公司开会,决定成立行业协会,专门负责和盛大之间的斡旋,以抬高价格并防止盛大对其各个击破。在当时,由于盛大的成功,大量资本和人才开始关注中国网络游戏产业,水涨船高,超几何级数增长的市场容量开始刺激游戏代理权签约金迅速达到了上千万的规模。 盛大和韩国人之间的纠纷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网络游戏从业者开始注意到开发和运营之间脱节可能隐藏的巨大风险,同时也意识到如果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整个产业链上游的开发制作环节也许会更加有利可图。但几乎所有人都明白,和开发环节的“一锤子买卖”比起来,运营环节上的利润空间和发挥余地明显更大风险也更小。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造成了如今整个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内开发环节的薄弱和机会。因此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出发,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资源,与其投入到竞争门槛已经非常高的运营环节中,还不如投入到开发环节中。至少在这个产业链的上游,还没有陈天桥这样的故事。
|首 页||上一页|
与 或 标题 关键字 以上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