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做无头动物实验 能否制造无头人(组图)(2)
这些基因数量不多,但具有善变的特性。由于它们的突变,使生物体的某些部分长错地方。例如,在对果蝇的研究中发现,控制果蝇长触角的基因发生突变,果蝇的前肢就可能长到应该生触角的部位上去。若控制胸部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则胸部第3体节变成为长翅膀的第2体节,结果使本来应长2支翅膀的果蝇却生出4支翅膀。这种控制生物的体型结构的基因,被刘易斯称之为“同源异形盒基因”。同源异形盒基因是在1984年被发现的,科学家们将这一发现誉之为“生物学中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同源异形盒基因”的突变,使科学家可以在实验室中模拟生物的大进化现象。 同源异形盒基因的突变一开始时在胚胎早期引起的变化不大,但随着组织、器官的分化定型,突变的影响逐步被放大,导致身体结构发生重大的改变。发育生物学的这些重大发现,甚至使科学家可以在实验室中模拟生物的大进化现象。比如,在1995年,日内瓦大学的一个实验室把斑马鱼的同源异形盒基因的表达速度变慢,结果发现在胚胎发育时,鱼鳍细胞层层堆积变成了骨头,最后又长出了趾头。这可以使科学家了解鱼鳍是怎么进化成四肢的。 据德赛介绍,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在老鼠胚胎中发现了控制胚胎长出头部的基因,他们将这些基因从老鼠胚胎中去除,并将处理后的1000多个老鼠胚胎植入老鼠子宫中,最后有4只“无头老鼠”生了出来。由于没有头部和呼吸系统,这些“无头老鼠”立即死去了。 一些科学家认为“无头人”可以成为“人体零件工厂”。 由培育“无头老鼠”,人们想到了培育“无头人”。我们知道,尽管器官移植为挽救人们的生命居功至高,但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供体缺乏。有资料显示,供体与等待器官移植的受体的比例是1:10,有几万、十几万的病人在等待器官移植。美国普林斯顿生物学家李·西尔维在接受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采访时称:“通过‘无头鼠’技术,科学家完全可以制造出一个没有头部或大脑的‘无头人’来。这个没有任何意识的人类躯体或许可以不算是人,因此科学家可以合法地让他们存活下来,作为未来器官移植的丰富来源。” 伦敦大学生物学教授路易斯·沃尔佩特认为,“无头人”为器官移植开辟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无头人”的心脏在跳动,使各脏器的血液供应得以维持,各脏器组织不会像死亡者那样发生缺血、缺氧。作为供体,这些脏器组织有着较强的活力,为移植成功提供了先决条件。如果无头人器官可以代替人体器官正常工作,那么可以建成很多“人体零件工厂”,大量生产无头人。这样,那些需要进行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就不会在等待中死亡了。尽管在实验室中制造的“无头人”让人感到厌恶,但如果人体移植器官真的缺乏,而“无头人”又能够挽救许多人的生命的话,“无头人”实验或许可以勉强接受。沃尔佩特承认,人类应该慎用这项新技术,让它们造福人类而不是带来灾难。 专家认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培育出“无头人”。 尽管“无头人”可以成为器官移植“宝矿”,但毫无疑问它也会引发和克隆人同样猛烈的伦理争议风暴。因为,该技术如果失控,将成为器官移植上的黑洞和器官贩子们的可怕工具。即使“无头人”实验因为伦理原因遭到法律禁止,但由于“无头人”技术具有广阔的器官移植商业前景,因此不排除一些科学狂人为了谋利而私下进行实验的可能,这是现代科学必须面临的众多伦理挑战之一。 值得反对者放心的是,大多数专家认为,哺乳动物的胚胎培养极端困难,就是不考虑伦理因素,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培育出“无头人”,更不可能将“无头人”的器官应用于人类。(来源:北京科技报)
|首 页||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