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队确定进入大石围天坑的路线 2001-04-12 10:18:04
据《央视国际》报道: 为了成功和安全地到达大石围天坑底部,科考探险队在专家指导下,对大石围天坑的东西部地区展开了认真而艰苦的预考,初步对探险队的下降路线进行了确定。 这次科考探险队的一部分成员并没有太多的探洞和攀岩的经验,因此专家们对此次进行大石围的路线选择慎之又慎。中国地质科学院的有关专家告诉记者,他们为这次科考设计了两条线路,一条是东部的马蜂洞、中洞路线,另一条是南崖口的斜边路线。攀岩专家刘宏认为,南崖口的线路,看上去表面上比较平缓,但是有很多树,旁边的岩石上还会有坠石下来。而中洞路口,据现在观察的结果,基本上是悬空下去的,但中间有一两个地方突出出来,会磨到绳子,所以在中间要打绳结,避免绳子磨到岩石。 经过仔细的勘测,专家认为大石围天坑的东坡中部的马蜂洞到天坑底部的垂直高度只有240米,远远小于其它线路,是下到大石围底部的最好起点。 为了确保这条路线的准确无误,探险队决定先派两名队员对线路实地行走一次,同时准备在西坡顶峰建立这次探险活动所用的通讯系统。 新闻背景:先进的攀岩工具SRT 大石围天坑的垂直高度为600米,如何安全到达天坑底部是探险队遇到的最大问题,这次中外联合科考队将使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攀岩工具SRT。 SRT包括上升、下降手柄等一系列工具组成,攀岩者通过它借助自身的力量在攀岩绳上做上升或下降的动作。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攀岩人员都选用SRT作为自己征服自然的工具。我国最早使用 SRT是在80年代,使用者多是地质勘测人员。但探险队的大部分成员对这种工具都比较陌生,所以探险队抽调了几名成员在进行短期突击训练。目前,训练成效不太理想,探险队不敢冒然下洞。主要是训练中,队员们显得手忙脚乱,有的上去了下不来,有的在树上一挂就是一个多小时,所有的绳索在胸前绕成一团,解救了半天才脱险。 专家估计,这样的训练恐怕将进行3到4天才能保证探险队员安全的下降到天坑底部。
与 或 标题 全文 关键字 以上全部
·国家级治脑病新药思维源 ·中藏药治疗脑病新突破 ·治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 ·养肾·痛风·长寿 ·肝病泌尿脑萎缩新药介绍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乐园 ·让中医辩证不孕不育 ·国医治股骨头坏死一绝 ·乙肝为何久治不愈? ·二千元垄断批发做老板 ·中医中药专治前列腺 ·治牛皮癣白癜风已成现实 ·专治痛风病的白衣天使 ·不孕不育的杏林奇葩 ·专卖店零售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