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地下600米的一夜-雨夜露宿大石围天坑(2) 奚宇鸣 2001-04-25 09:12:16
■枯枝当拐冷汗阵阵 天坑底部的森林植被与其他地方有明显的差异,枯枝断木遍地,黑暗中,你为了前进和保持身体平衡,随手抓住的枝条中,十有五六是枯枝,结果身上总要冒出一阵阵冷汗。疲惫不堪的队员,不断地询问前面带队的飞猫探险队员:“还有多远?快到了吧?” 在当地飞猫队员小鲜的带领下,我们用了整整两个半小时,才由天坑南面底部下到天坑东部下面的地下那个溶洞口。而这里离我们刚才来时的南坡坑底的直线距离绝对超不过一公里。这时每个人的衣服都已里外湿透,浑身泥水,几乎瘫倒。 ■地下暗河浮石滚滚 高度超过三四十米、宽度超过二十米的地下溶洞口前也堆满了足球、网球般大小不等的浮石,这种浮石专家称为浮石堆。它全是从崖壁上滚落下的,总数足足有上百吨,几乎把整个洞口堵住,斜斜地向洞内延伸,它们倾斜的方向正好是地下暗河的方向。队员们只能哈腰贴着洞上壁翻过这堆浮石,才能进入洞中。 走过近百米的浮石区,在头顶灯的照射下,眼前豁然开朗,一个高达几十米的地下溶洞大厅展现在眼前。厅的右边,一条宽度超过十米的地下暗河,虽枯水季节,河水仍然显得比较湍急,水质清澈见底,一直通向溶洞深处。专家说,那些洞上的浮石,最终都要被雨水冲到这里,然后又被河水带走。这股水流是冒气洞天坑、养鹅场天坑等几个天坑地下暗河的总汇集处,所以水量充沛。厅的左边则是一块由地下暗河冲击形成的百米左右的三角形平地,已经被绝壁、陡坡折磨得快要休克的队员们,乍看到这样一块地,也已喜不自胜了,这里也就成了队员们当晚的宿营地。 扎下营寨,稍事休息后,队员们就开始了工作,而这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来自云南省地理研究所的专家刘宏不到一个小时通过粘网和钓钩在地下暗河中捕到三条长约三四寸、形似鲇鱼的鱼类和几只螃蟹。这种鱼被称为朦鱼,通体透明,红色的血液、彩色的内脏器官、白色的骨骼均清晰可见,眼睛却很小很小,显然是长期黑暗的环境使它的视觉严重退化。可能是这里食物短缺的缘故,这里的鱼很容易上钩,让人得来全不费功夫。但轻易就有所斩获的刘宏却很快收了手。他说,这里的鱼都是有数的,决不能过量捕捉,否则就会破坏这里的生态平衡。 ■溶洞生风枕水难眠 虽是地下溶洞,这里的风却很大,气温也在15℃以下,队员们把所带的衣服全穿上依然觉得有些冷。 吃过以方便面、八宝粥、压缩饼干等组成的晚餐,队员们纷纷在河滩上为自己清理出一块平地,铺上防潮垫,先后钻进了睡袋。
|首 页||上一页||下一页||尾 页|
与 或 标题 全文 关键字 以上全部
·国家级治脑病新药思维源 ·中藏药治疗脑病新突破 ·治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 ·养肾·痛风·长寿 ·肝病泌尿脑萎缩新药介绍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乐园 ·让中医辩证不孕不育 ·国医治股骨头坏死一绝 ·乙肝为何久治不愈? ·二千元垄断批发做老板 ·中医中药专治前列腺 ·治牛皮癣白癜风已成现实 ·专治痛风病的白衣天使 ·不孕不育的杏林奇葩 ·专卖店零售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