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科技动态 硬件广场 下载基地 网络教室 网络冲浪 科学博览 移动时代 手机上网 桌面壁纸 科技商情  

亲历北方第一“天坑”探险(多图)(3)
 2001-07-24 13:58:17

  

   越往下走,植物的级别越低。我们到达的一块地方长满了苔藓、地衣及金针菇、草菇等菌类。再往下走便到了真正的坑底,头顶上就是一侧峭壁,温度陡然低了下来,浑身的汗神奇般消失,没有刚才那种汗水粘在身上的感觉,寒气直沁内脏。坑东部,白色的岩石满地都是,岩石上有一层灰,足有一手厚。这里没有一点生命的迹象,好像突然间闯入了月球。而坑西则长满了植物。

   这个略呈圆形的坑底竟然有如此大的反差,就像太极图一般。老徐开玩笑说,这个“天坑”原是上方山72景之一的旱龙潭。传说华严祖师与黑龙斗法,黑龙失败后在这儿修炼成仙。这怕不就是黑龙修炼用的太极图?玩笑归玩笑,我们搬开石头,想看看其中的奥秘。果然,不久就有了新发现:老徐发现的是,地里的石头不少是吸水石,这种石头只要底部沾上水,一会就能传到顶部来;沉默寡言的臧铁军也有新发现,躺倒在地上的石头也有不少是钟乳石,钟乳长度仅有四五厘米长。这些发现让大家兴奋起来,于是更加卖力地翻动着石头,试图挖掘出坑底隐藏上亿年的所有秘密。

   很多,我们又有了新的发现。当搬动一块枯木头时,大家感觉异常沉重,三人合力翻转后,看到枯木底部已变成了石头——正在形成中的木化石。在坑底,我们一共发现了五块这样的木化石,直径都在30至50厘米之间,他们不像京郊延庆县的木化石群那样埋藏在地下,而是在坑底露天形成,这恐怕和坑底地理结构和独特气候环境有关。

   正当我们要离开坑底,准备上山返回时,眼尖的老徐发现坑底墙壁上有一个清晰的年轮。这莫非也是木化石?三个人顿时凑了过去,用手摸了半天,终于判定这只是一块长得像年轮的石头。

   下坑容易上坑难。上方山的“天坑”下面大,坑口小。上坑时,人的身子是悬在空中,由坑上的留守者拉上去的。在上升过程中,有两块凸出的岩壁,人的头部不可避免会向石头撞去。这就逼着我们在空中尽量不能打转,接近岩壁时还要把腿抬起来,磕伤腿总比磕着头好。

   臧铁军第一个上坑。随后,老徐给记者打好绳索,记者双手抓住绳索往上走,上面的留守部队使劲往上拽,记者不由自主地在空中转起了圈子,头向岩石撞去,眼看躲不开,只好一偏头,肩膀重重撞在一块凸出的石头上,竟把这块重达30多公斤的石头撞落。“老徐小心!”悬在半空的记者和坑顶的众人一起喊道。只见这块石头擦着老徐身边而过,好悬!

   11点左右,记者随探险小组回到了山顶。


   记者将探险的结果用电话通知了宋林华,他高兴地说:“上方山地貌景观多样,生物多样性也保持得非常好,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我相信还会有气象景观的多样性,而上方山‘天坑’多年来保持非常好,坑内可能存在特殊的动植物,有非常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隔一段时间,我将对这个‘天坑’进行考察。”

  


  
  
  


|首 页||上一页|

千龙新闻网



相关报道
专题:揭开“天坑”神秘面纱
 
更多本栏目内容
探索地球最后的秘境-海底 
克隆技术让不孕妇女有了8周身孕 
羽毛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白鹭(图) 
我国连续经历16个暖冬 全球气候要暖多久 
纳米操纵成像重大突破 DNA分子写“DNA” 
古代植物中发现DNA 破译物种演化成为可能 
用于探测和清除地雷的机器人(图) 

本站检索


中华网推荐

·国家级治脑病新药思维源
·中藏药治疗脑病新突破
·治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
·养肾·痛风·长寿
·肝病泌尿脑萎缩新药介绍
·强直性脊柱炎康复乐园
·让中医辩证不孕不育
·国医治股骨头坏死一绝
·乙肝为何久治不愈?
·二千元垄断批发做老板
·中医中药专治前列腺
·治牛皮癣白癜风已成现实
·专治痛风病的白衣天使
·不孕不育的杏林奇葩
·专卖店零售管理系统




   

科技频道主编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