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军事 | 汽车 | 游戏 | 科技 | 旅游 | 经济 | 娱乐 | 教育 | 投资 | 文化 | 书画 | 公益 | 城市 | 社区 | 拍客 | 视频 | 好医生 | 海外购 |
最高温度达到50℃的“暗房”
在现场,记者还注意到了一间小暗房,里面的墙壁、地面都是黑黑的,很像是冲洗照片的暗房,这里是干什么用的呢?而且,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间屋子也很热,前几天温度最高可以达到50℃。
“这就是光谱房”,紫台黎辉老师介绍说,它主要是用来分析仪器在日全食期间测得的光谱。“这里的温度很热,但我们却不能大量使用电风扇,甚至在观测的时候还得把仅有的一台关掉。”原来,电风扇启动的时候,会带来气流抖动,影响光谱的质量。
在日全食观测的时候,研究人员可以隔一段时间出来歇一次,还可以忍受。“最难忍受的,是前几天调试期间,我们基本上半天半天地待在这个屋子里,可以想象有多热了。”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观测从360-490纳米的日冕连续谱,该项目利用30厘米的反射望远镜对太阳成像,再用光纤将光引入光谱仪,然后用CCD记录下光谱。同时,还可以测得太阳风的速度,借此研究日冕加热和太阳风加速问题。 朱姝
高淳:从望远镜投影到墙上直播
普通的望远镜是观测不了日全食的,作为国内惟一一家生产光学天文望远镜的企业——中科院耐尔思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其设在高淳的工厂“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成为了观测日全食的一个重要场所。昨日,记者来到工厂,在进门的地方,就竖着一只高达十几米的大型望远镜,通体白色,非常气派。公司的副总经理石永祥,正带领工作人员紧张地对望远镜进行调试。
这台望远镜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但是构造看上去并不复杂,一共由三个镜头组成,还可以接电视摄像机和数码相机。今天电视台播出的日全食直播,就是连接着这台望远镜。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台望远镜由主镜、导星镜和寻星镜组合而成。看上去体积最大的主镜,视场反而最小;而看上去最不起眼、“躲”在主镜下的寻星镜视场最大。今天想要观测日全食,必须完成三个步骤,首先是通过寻星镜“寻星”,将太阳和星星的位置“框”在一个大致的范围之内,然后再用“导星镜”将太阳“引导”进视场的中间,而真正到观测时才会用上主镜。这个“大家伙”的口径一共有200毫米,届时日全食能够非常清晰完整地呈现在观测者的眼中。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