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7-9日,第九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IDCC2014)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工信部通信发展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数据中心联盟指导,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组委会主办,中国IDC圈承办,作为国内IDC行业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盛会,此次大会再创辉煌,三天的会议参会人数超过8000人次。
从1月7日到9日连续三天,工信部相关领导、IDC企业、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设备厂商等各行业精英齐聚一堂,以"大变革 新生态"为主题煮酒论道。其中万国数据 高级副总裁陈怡琳,应邀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了题目为“云计算带来的数据中心设计、IT架构设计和服务设计的改变”的演讲。
万国数据 高级副总裁陈怡琳
以下是陈怡琳演讲实录:
陈怡琳:大家下午好,很容幸今天代表万国数据在中国IDC圈我们来分享一下,万国数据对于云计算带来的,对于数据中心、IT架构设计以及服务设计的改变,很简单介绍一下万国数据。我们是2001年成立,我们从服务金融行业的业务连续性开始,灾备开始,我们之前服务了广发、深发一些重要的金融机构。2007年、2008年我们看到整个IT对于针对IT需求的数据中心的要求,非常的紧缺。所以我们在2007年2008年开始,设计在数据中心,更多是EDC整个的设计和建设运营上面。我们也是在后续,从2010年开始,看到整个虚拟化和云,对于数据中心以及IT架构发生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开始设计到整个云的设计和部署,包括服务。所以今天我们也是分享一下,这么多年来我们在整个数据中心和IT架构包括云的演变中的一些经验。
我们先谈一下整个云计算,今天其实在会场,很多同行谈到云计算是一个服务,这也是我们的共识观念。我想前两年我们大部分谈云,不同人有不同观点,基本是围绕IaaS、PaaS和SaaS层面。比如说微软或者AWS更多谈的IaaS层面,但是从ACP来说更多是谈SaaS层面,但是即便这些内容以外,也还有其他的旁边的支持的,包括底层的支持架构,这里就会涉及到我们的底层的数据中心的架构,包括我们的上层的整个服务以及周边的支撑内容。整个来讲数据中心,我们谈了很多云计算是服务的概念。那么服务的定义是什么?包含的内容、涉及的关联是什么?这里我们也跟大家有一个分享的定义。
我们看一下我们整个的万国数据GDC我们做的整个IaaS的设计,我们整个IaaS,首先是基于我们多个数据中心,一个高规格的数据中心的设计。另外一个,也是在我们整个系统和网络层面,有整个的冗余性设计,包括周边团队以及组织架构以及灾备结构上面。另外在上面的话,这些都是基础设施形成的。但是在整个上面涉及到运营、管理服务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所以这里主要的内容有几个,第一个大部分我们会看到云计算里面,主要就是计算与存储,另外就是左下角的网络与安全。这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因为其实在云的,因为云的发展对于数据中心的网络接入有很多的要求。我们都会看到今天各个IDC的供应商都会谈到互联网的接入,包括上面的安全内容。还有是关于我们平台的服务,这里可能涉及到一些基本的操作系统,包括数据库以及数据方面的服务。
这些基础以外,还有依赖的就是整个高等级的数据中心,这里包括我们的等级也好,包括我们的电力的可用性也好,包括我们电力的密度也好,这都是整个的平台服务的能力。这边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整个做云的当中,也看到客户在今天,不单单说只需要一个独立的所谓公有云的结构,或者是某个独立的私有云。今天客户在不同的应用中,因为典型的客户是分为,比方说核心应用、外围应用以及周边非紧急的应用,大概有几个分类。在这几个分类中,针对这些需求都有不同的内容在里面,比方说一些非关键的或者是一些,做一些数据分析的内容,对于客户来讲他可以放在公有云上面,但是对于有一些,比方说因为不同的,双11也好等等引起的峰值交易的应用需求可能放在私有云上面,但是对于一些传统的应用,一些更多的核心也好,这个可能是放在一些传统的结构,包括是一些Unix的系统上面。所以这个形成了客户对于云和传统结构的P+V的需求,所以在我们的典型客户里面,我们看到今天不是单一的云的种类可以满足到客户。在今天客户更多的是追求一个从供应商这边,能够得到,今天可以提供公有云的服务,可以有能力提供私有云的服务。
如果整体来说在这个结构上面能够有统一的设计,或者是一个管理的平台,这个对于客户来说是最有价值。这个是非常明显的信息,这也是我们今天所做的一个内容,就是把不同的关键的生产也好,还是一些非核心生产或者是非关键的生产,根据客户的需求部署在不同的系统结构上面。结构设计以后,这个就会回到,最后有一些所谓的服务级别的设计。我们感觉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在这个环节里面很清晰的对应了我们所服务的对象,我们的内容包括要求。所以这里我们也有一个分类,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我们会定为四个纬度,一个就是可用性纬度,另外一个就是安全性纬度,包括运维纬度以及一些管理纬度。这里比方说,典型来说可用性也是沿用了我们一直在IT,整个IT也好还是数据中心的设计当中,谈的这些可用性的设计。这里也会包含到从机电设计到IT架构设计,包括到网络的设计,还有安全性。运维里面的话,这里也会涉及到,一个就是不同的运行窗口,比如说我们的监控是7×24,但是变更窗口有一个设定,这里都有一些特定的设定条件。
我们也是一个服务供应商,所以有一部分会谈到跟客户的交流,怎么保持跟客户在不同纬度的交流,所以我们定义在管理领域。我自己的感受是说,我自己在万国数据负责了很多年,整个的专业服务以及服务,我觉得这个纬度特别重要。这个纬度涉及到跟客户之间的内容定义,一些期望值的设定。同时在自己公司内部,在我们自己的交付体系里面,怎么去设计团队的结构,人员的技能,包括人数的安排,这都是一个很关键的。这里又会谈到,其实它是基于面向不同对象以及不同目标的工作流程来设计的。在这个之上有了我们整个流程设计,有了我们的组织人员的安排以后,同样还有一个环节就是所有的自动化工具的开发,所以这个是非常系统化的过程。从服务对象,服务的方式,给客户的承诺,反推到自身的管理体系。我觉得这个实践当中我们也是谈,用IT方法用IT的思路管理整个传统的数据以及数据中心包括是所延展的数据中心的服务,这个当中就使得数据中心和IT,包括上面的客户的应用,关联性就会非常强。我觉得这个会达到一个,其实最终也是一个最朴素的目标,就是达成对于客户的服务承诺,对于可用性的承诺,对于安全的承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有了这些设计以后,我们就会讨论一个问题,其实这也是今天我们在跟很多客户交谈过程中,谈到一个很尖锐的问题,非常多的客户,特别是企业客户,今天不光是CRO对于云那么热情,对于CEO来说也看到云的发展。这个过程中怎么用到云?所以这里涉及到整个云的迁移过程,我们也有一个,自己设计了一个方法论,就是整个数据中心规划迁移的能力。面向这些对象和内容,我们有四个阶段,17个模块的设计,包括这个当中根据不同内容,我们开发了很多的一些,或者我们用我们的合作伙伴的集成开发工具去实现这些,整个里头也有不同的方案。因为今天的时间有限,所以我的设计也比较仓促,非常简单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方案里头怎么跟客户解决迁移,当然有数据迁移,有应用迁移,这里也有不同的方案在里面的。
我们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个非常好的项目管理的方式,迁移完成以后,也不是一个最终的。所以今天很多的客户移到云以后,大家非常清楚,今天到云以后,他也不用再有考虑什么,再有一个系统人员再有一个网络人员这样的安排,所以客户非常自然的会延展到说,我能不能迁移以后能够缩编我的IT基础设施,我IT支持服务的团队,我把人员更多转到应用开发上面去,所以会带来持续的运维和管理的需求在里面。所以这个里面我们也提供一系列服务,在座很多专家一定会谈到ITOO,但是在云上面有很多延展。我们自己的感受,真正云化而不是虚拟化,这里面特别对于企业客户来讲有几个关键流程。一个是下单,包括部署,包括怎么测量,做剂量,还有一个就是计费,另外一个就是运营管理,围绕着云的这几个关键内容。这都跟传统的是非常不一样,今天我们非常切身的感觉到,也感受到今天由于云的变化,对于它的落地有很多改变。因为架构设计不一样,管理方式不一样,它的冗余度更好,可用性更强。但是整个流程要优化,因为客户容忍时间很短,每个环节的交付时间很短,所以怎么让你的流程自动化?其实这里是一个新的挑战环节。
同样也会涉及到,因为这些内容不同也会涉及到我们整个组织结构我们支持结构的变化,所以这里我们也沿用了,比方说从领头的L1到L3的人员,同时我们也有整个的沟通方式跟客户做交流。在整个云里面,因为云的变化,对于监控特别考验。原来的监控都是每个不同层面,可能是机电监控,可能是IT系统的监控,但是这里需要很快的锁定问题。比如说客户有一个应用不通的时候,我们要很快的知道到底是系统的问题还是网络的问题,还是整个架构的问题还是数据中心本身的网络的骨干问题。所以这个里面对于监控非常重要,监控,我们谈到发现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这几个环节非常的关键。同样安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想在这里谈一下安全我们经常谈到,我们更多会谈技术安全和信息安全,这是我们谈到安全的时候会想到的,我们怎么有一个好的技术范畴,怎么防DDoS,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日常一些小的原因,日常的操作都会造成安全的隐患在里面,所以这里会特别强调,我们的人员安全和信息安全。另外就是跟客户的交互,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最后提一下,其实今天因为云的变化,带来对于整个数据中心设计的非常大的考验,前面几个大专家也谈到,今天云的要求,设备更密集,对于电力的要求,密度更高,所以带来对制冷的不同。可是因为云的成本压力非常大,一样会驱动对于数据中心的成本的要求。所以这里怎么在高可用能够满足,可是电力和节能可以满足,网络性能可以满足,包括将来的扩展性可以满足这几个方面,怎么都可以兼顾到,这是一个对于数据中心整个的设计和建设方面的考验。最后总结一下,从万国数据来说我们整个的能力,我们现在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数据提供商,我们有17个自营或者和合作伙伴合作的数据中心在运营,这是我们的核心能力;另外一部分谈到我们服务能力,我们的服务能力帮助客户怎么迁移到云,另外一个是怎么帮助客户管理好,整个在云上面的服务,这是我们整个的定位,也是我们不断在打造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这边跟大家做一个快速简单的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