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电子商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全面总结2024年电子商务工作成效——2024年中国国网上零售额增长7.2%,连续12年位居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分析发展形势,会议重点回顾了《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期间取得成绩和面临的挑战。会议指出,今年是《规划》收官冲刺之年,全国商务系统要扎实推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和商务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全力达成规划目标。
在这场艰苦卓绝又激昂澎湃的线上线下商业融合创新大潮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创新商业模式与企业平台,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员。这家扎根供应链领域28年的龙头企业,通过小怡家B2B平台、政企供应链云、运多星数字货运等创新实践,将《规划》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流通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转化为生动实践,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转型样本。
在工业消费品、农产品等产业领域,传统流通模式的多级分销壁垒已被怡亚通小怡家平台彻底打破。这个上线仅三年的数字化B2B平台,以"品牌直供、终端直采"的扁平化模式,将宝洁、联合利华等20余万SKU商品直送全国20万+家便利店,流通环节成本直降10%以上。在云南山区,曾经渠道流通周期长达15天的野生菌干货,如今依托小怡家的供应链网络,72小时即可铺货至武汉便利店,并同步接入天猫、抖音等线上渠道,让“藏在深山”的优质农产与都市消费需求精准对接,为乡村振兴注入数字化动能。平台区块链溯源系统更将商品流通过程转化为透明数据链,斩获2024年度"商贸流通数据要素创新二等奖",这正是《规划》提出的深化电子商务与供应链融合创新要求的鲜活注脚。
如果说“小怡家”撕开了消费流通的旧格局,那么怡亚通推出的“EA怡优采”和供应链云商城则撬动了更为庞大的政企采购市场。2024年,怡亚通政企采购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中标国家电网、中国邮政、南方电网等百余个重点项目,服务范围覆盖办公设备、办公耗材、办公用品、办公电器、办公日用、食品饮料、日化劳保、快消、母婴、MRO等20余大类百万级SKU。目前已合作的全国性和地方性大客户100余家,荣获2023年中国政府采购优秀供应商奖、2022-2023年度金融采购领域B2B电商平台类优秀供应商奖、2024年度(CPCF)中央企业集采供应链年会先锋企业等多个荣誉称号,成为数字化采购领域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这种突破不仅实现了《规划》强调的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目标,展现出《规划》倡导的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的实践深度。
前端企业和消费者的服务,离不开物流体系的智能化关键支撑与持续升级。怡亚通运多星数字货运平台通过全链条可视化系统,嵌入怡亚通数字化中后台,不仅构建起覆盖大宗、干线等场景的运输网络,更创新推出运费保理、电子油卡等增值服务。2024年运多星业务规模突破百亿元,彰显了中国供应链出海的系统竞争力,这些实践完美契合《规划》培育国际化供应链服务能力的战略导向。
更深层的变革发生在产业链协同领域。怡亚通以B2B平台为支点,不仅撬动了145亿元的进博会订单、20万终端的数字化升级,更探索出“供应链+产业链+孵化器”的三维模式——在深圳,其半导体存储方案已应用于智能汽车与算力中心建设,光伏EPC业务总装机量突破30万千瓦,新能源供应链服务覆盖锂电池、充电桩等全产业链。其跨境与物流平台在推动国内新能源车源源不断出口至海外市场,在“一带一路”沿线,怡亚通协同中欧班列打通东盟、中亚物流动脉。这种从"连接者"向"价值创造者"的转变,正是国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协同要求的创新实践。数据显示,2024年怡亚通毛利率逆势提升至4.19%,现金流健康度显著改善,印证了其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的战略转型成效。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回望,怡亚通全球供应链体验馆实时跳动的怡亚通全年业务数据大屏揭示着这场变革的广度和深度:从帮助县域工厂直供长三角服装企业,到推动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新三样”借力平台出海;从降低单个企业流通成本到优化整个产业链资源配置,怡亚通证明了“市场的统一始于流通的革新,成于技术的赋能”。当数字技术与供应链深度融合,流通效率的每一点提升都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这家企业的探索不仅成就了自身的千亿规模目标,更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国家命题中,写下了充满启示的"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