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贝特石油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特石油)正式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作为国内为非常规油气藏开发提供高效、低伤害解决方案的专业服务商,贝特石油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多项创新技术,已经在行业内构建了牢固的技术壁垒。其核心产品——油田用压裂暂堵剂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15.69%,在油气开发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自主研发+校企联动,打造油气增产技术优势
贝特石油成立于2009年,致力于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和创新解决方案。公司业务涵盖钻完井液用微胶囊润滑剂、压裂用可降解暂堵剂、环空泄漏控制用堵漏剂、石油钻采配套设备等领域,并在油气增产技术的研发上持续发力。
贝特石油拥有24亩自主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现有全职员工46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近40%。在油气专家的领导下,公司与西南石油大学联合建立了“非常规油气增产联合实验室”,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完整研发体系。同时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显著突破,特别是智能囊包润滑剂技术,成功解决了超长水平段水平井中的“卡脖子”难题,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通过多年研发创新,贝特石油先后被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套工艺获得“成都市职工创新技术成果”一等奖。截至目前,公司已授权专利42项,其中在审6项,发表软著14项,参与制定技术产品标准69项,为油气行业技术进步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持续的研发投入下,贝特石油的技术创新不断推进。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2024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7.65%,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油气增产领域的技术竞争力,并推动了行业技术的持续进步。
目前,贝特石油在油田化学领域已构建起四大技术护城河。第一,自修复压裂液技术成功突破150℃耐温性,残渣含量低于100mg/L,填补了国内高温低残渣技术的空白;第二,缝内多级暂堵技术优化了裂缝延伸,改造体积覆盖率提升了30%;第三,带压堵漏方法的创新有效实现了“不起管柱”高效作业,堵漏成功率提高了40%,单井成本降低了15%以上,第四,。这些技术在中海油、长庆油田等国家级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5亿元。
为了应对非常规油气藏(如致密砂岩气藏、页岩气、煤层气等)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储层地质复杂、常规水基压裂液适应性差等问题,贝特石油还研发了一种非表面活性剂起泡的自修复高质量微泡沫压裂液。该技术在高温、高矿化度及恶劣地层流体条件下表现出了卓越的性能,特别适用于低压低渗、易漏失、缺水及水敏性地层的增产改造;在国家大规模煤层气开发的战略层面,贝特石油首创煤层气原位增能解吸一体化体积压裂技术,建立了langmuir和Weibull机理大幅度改变煤岩温度场促进吸附气完全热解吸并促进水力压裂增能促排的创新思路,完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主要依靠渗流场、应力场来进行压裂,导致压后放压解吸开采难以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和无法长时间稳产的问题,该专利技术已在新疆亚新煤层气各区块应用300多井次,压后各井产量同比提高2-4倍,井口压力提升40-68%,稳产周期明显大幅提高。
此外,微泡沫压裂液体系通过加入修复剂,在井筒内发生大量产气反应,能够连续发泡并弥补压缩的泡沫体积,有效解决了常规水基泡沫压裂液的使用缺陷。该技术具有强大的携砂能力,可以有效预防井漏、保护油气层,并避免储层伤害及施工不连续、砂堵等事故。
自修复泡沫压裂液
压裂暂堵剂
环空带压堵漏剂
微胶囊型提速防卡润滑剂扫描电镜图片
专精特新认证夯实行业地位 数字化转型助力未来发展
在核心技术优势的推动下,贝特石油的营业收入近三年持续增长,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042.99万元,净利润817.06万元。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能源集团,还与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展开深度合作,产品成功应用于长庆油田、川南页岩气田等国家级重点项目,累计创造经济效益4.5亿元。
为进一步提升科创效率和成果转化水平,贝特石油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科创空间是企知道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大数据科创管理平台,汇集全球5亿期刊论文数据、1.9亿+专利数据及900多万技术成果资源等,能从科创情报、研发项目、知识产权、产业链资源等方面,为贝特石油的技术研发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持,提升企业的科创效率和成果转化水平。
未来,贝特石油将继续依托科创空间平台赋能,深耕智能油田化学制剂领域,逐步缩短研发周期,提升年专利申报量,构建油气增产技术的数字孪生系统,打通“高校实验室-油田现场-产业化”数据链,推动微纳米暂堵剂等前沿技术的快速落地等目标。公司将致力于为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迈向全球油气增产技术的高地。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