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湘江新区的一栋办公楼里,湖南手拉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丽英正和技术团队讨论“学安宝”系统的升级方案。屏幕上,AI算法实时分析着校园监控画面,一旦检测到学生跌倒、打架或异常聚集,系统会立即预警,并联动学校、家长和相关部门。这一幕,正是李丽英创业十年的初心缩影——用科技让校园安全“看得见、管得住、防得早”。
年少经历:从“靠运气活下来”到立志守护校园安全
李丽英的创业故事,始于一场与命运的对抗。40多年前,她出生在湖南娄底双峰县一个贫困家庭,童年时常因无人看护而身处险境。“小时候上山砍柴差点坠崖,下河摸鱼遭遇急流……那个年代的孩子,安全只能靠运气。”这些经历让她深刻意识到:校园安全不该是“概率问题”,而应是“技术命题”。
成年后,她卖过生铁、开过早餐店、做过煤炭贸易,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积累下千万身家。2014年,一则校园安全事故的新闻刺痛了她:“如果当年有技术能提前预警,悲剧或许可以避免。”恰逢此时,她接触到娄底某公司的视频监控系统,当即决定投资并收购技术团队。2015年,手拉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首个产品“学安宝”应运而生。
创业突围:从山区试点到全国覆盖的“技术长征”
早期的“学安宝”功能简单,仅支持家长通过手机查看孩子在校画面。李丽英选择了一条“笨路子”——免费为贫困山区学校安装系统。“一位留守儿童通过平台看到在外打工的妈妈时,哭着说‘希望每天都能见到您’。那一刻,我知道这条路走对了。”她回忆道。
但技术创业光有情怀不够。为突破研发瓶颈,2018年,李丽英将技术中心迁至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2021年,公司总部落户长沙湘江新区。“长沙的人才、算力和政策支持,让我们如虎添翼。”团队相继攻克AI行为识别、多端联动报警等难题,系统能精准识别跌倒、打架、陌生人闯入等30余类风险,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10秒内。
2024年,湘江新区某小学一名学生独处时摔伤,系统瞬间触发警报,校医5分钟内赶到现场。该校负责人表示:“‘学安宝’上线后,安全隐患排查效率提升70%。”目前,该系统已覆盖全国3万余所学校,日均处理预警超千次,成为教育部“智慧校园”推荐案例。
新质生产力样本:AI大模型如何织密安全网
在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的背景下,手拉手的创新被视作“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李丽英解释:“我们不是简单做监控,而是构建‘感知—分析—决策’的智能闭环。”
同时,“学安宝”结合家校互动、人员、车辆考勤、校园一卡通、班级空间、一键报警等功能,编织了校园安全的“一张网”,汇聚了数据的“一朵云”,于一块智慧屏上展现安全全貌,全面升级校园安全管理至智能化防控新阶段。
如今,公司正研发“见知”多态大模型,探索心理安全预警(如通过表情分析情绪波动)、建筑安全监测等新场景。李丽英透露,未来还将参与长沙智慧城市建设,“让校园安全技术赋能社区、交通等更多领域”。
创业者说:“在长沙,低成本也能撬动大创新”
从娄底到长沙,从千万传统商人到科技企业领军人,李丽英总结创业心得:“长沙有超算中心、高校人才和开放政策,初创企业能用低成本获取高端技术资源。”她以公司为例:入驻湘江新区后,享受研发补贴、人才公寓等政策,算力成本降低40%。
对于“高品质生活”,她笑称:“最大的品质是看到学校发来的感谢信——‘你们的技术救了一个孩子’。”
结语
在长沙这片科创热土上,李丽英和她的团队正以AI之力重塑校园安全边界。正如她所言:“安全不该是奢侈的愿望,而应是每个孩子触手可及的日常。”或许,这就是新质生产力最具温度的诠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