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0日,宁波财经学院乡遇未来调研团队,怀期待与使命感,奔赴金华市东阳市花园村,展开了一场深入且别具一格的数字素养调研之旅。此次调研旨在全方位、深层次地了解花园村在数字化浪潮中的数字素养现状,挖掘数字技术在乡村各个领域的渗透与应用,为花园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建议,助力花园村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稳健前行。
花园村,宛如镶嵌在浙江中部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它是乡村发展的卓越典范,多年来凭借着非凡的智慧与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一条别具一格的发展道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迈进,尤其是在数字化领域的探索,“浙江第一村“的美誉实至名归。随着数字化时代的迅猛到来,花园村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历史机遇,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数字技术与乡村发展融合的探索征程中,这也吸引了调研团队前来一探究竟。
团队成员抵达花园村后,迅速与花园村村委会取得联系。村党委书记邵钦祥同志对大学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村子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初步成果与面临的挑战。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调研团队结合花园村的实际情况,深入村庄的各个角落,与村民、基层干部和企业代表交流,了解数字技术在花园村的应用情况,并积极参与到花园村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中。
在村民张阿姨的家里,阿姨兴奋地分享道:“以前办事要跑村委会,有时候还得跑好几趟,现在用手机就能交费、报修,连医保结算都能在村里完成,真是太方便了!“张阿姨的话语,道出了众多村民的心声。数字化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花园村以“智慧花园“项目为有力抓手,精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12有“智慧社区模式,着重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方面一站式办理。对接村务线上办理流程,建立高效便捷、传播面广、互动性强和社会影响大的村务公开网络平台,把纷繁复杂的基层政府工作和千头万绪的群众生产生活融到一个村务平台上进行扁平化管理,以“办事一般不出村”为目标,让村民的许多事务在村大楼便民服务中心就能快速办结。另一方面贴心化服务。支持生活用费(水、电、气)在线缴纳功能;打通医保卡,实现医保村内统一结算;生活服务下单与评价。 不过,张阿姨还说,并不是所有村民都学会了使用这样的智能平台,但是可以去到现场,让工作人员帮忙指导。随后的几天里,团队成员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组织了10场这样的培训活动,吸引了200余名村民踊跃参与。村民们学习热情高涨,纷纷拿出手机,跟着团队成员的演示步骤进行操作。一位年纪大村民兴奋地说:“以前办理这些事,手续繁琐,要跑好几个地方,还得排很长时间的队。现在可以自己在手机上办理,虽然我还不太熟练,但感觉学会了真能省不少事,真是谢谢你们。”
团队成员还关注到,这里的每一户家庭都配备了“花园码”智慧门牌,全村3300余户家庭借此与数字化紧密相连。“花园码”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门牌标识,它整合了公安、医保等十余部门的数据,构建起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数字化治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信息流通更加顺畅,治理效率大幅提升,村民生活也变得更加便捷。
不过,团队成员还了解到:“随手拍”等应用场景在花园村的推广,这激发了村民的自治意识。村民们不再是村庄治理的旁观者,而是积极参与者。曾经,面对村庄里的环境问题、不文明现象,村民们大多只是默默观望,觉得那是村委会的职责范畴,与自己关系不大,自然而然地充当着村庄治理的旁观者角色 。但“随手拍”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如今,村民们人手一部手机,只需轻松按下快门,然后通过“随手拍”应用一键上传。这些上传的照片就精准且迅速地传递到村庄治理的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手中。反馈问题的流程也极为便捷,村民们在上传照片时,还能附上简洁明了的文字描述,详细说明问题出现的时间、地点以及具体情况。村民李大妈在日常散步时,留意到村里一条小巷的路灯坏了,给居民夜间出行带来不便。她熟练地运用“随手拍”反馈了这一情况。当天晚上,维修人员就完成了路灯的更换,小巷再次被灯光照亮。李大妈感慨地说:“以前这种事,我都不知道该找谁反映,就算反映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现在用随手拍,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好,感觉自己真真切切地参与到了村子的建设中。”
通过此次深入调研,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数字素养对于花园村发展的重要意义。数字素养不仅影响着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还关系到政务服务体验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团队成员还计划与花园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志愿者活动,为村民提供持续的数字知识培训和技术支持。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巧借数字“引擎”,打造美好生活,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花园村在数字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相信在团队成员的助力以及花园村全体村民的努力下,花园村的数字素养高度将持续攀升,数字技术将为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乡土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可能,为乡村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打造坚实的数字根基 。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