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鲁东大学一支由生命科学学院领衔的“后起之秀”科研团队在苹果锈病绿色防控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该研究团队通过系统性研究,成功构建了基于拮抗菌与纳米技术的苹果锈病绿色防控体系,为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和实践路径,彰显了鲁东大学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贡献。
多学科融合,打造科研新高地
该研究团队由生命科学学院的李盛晓、孙文起、郭双双、杨扬、张羽涵、赵昊天组成,团队成员在病原菌鉴定、拮抗菌筛选、纳米材料科学及田间应用验证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在吴震、王磊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团队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优势,突破了传统研究的局限,为苹果锈病的绿色防控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技术创新,破解防控难题
针对苹果锈病防治中面临的化学农药依赖、生态破坏等难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将病原多样性解析、多功能拮抗菌筛选与纳米包裹递送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防控 策略。通过先进的病原菌分离与鉴定技术,团队首次揭示了烟台地区苹果锈病的多病原菌复合侵染模式,并成功筛选出具有显著拮抗效应的贝莱斯芽孢杆菌JK-L-1。此外,团队还开发了纳米壳聚糖包裹递送系统,显著提高了拮抗菌在田间的稳定性和定殖效率。
实验验证,成果斐然
在田间试验中,研究团队设置了多个处理组,对比了纳米壳聚糖包裹拮抗菌、传统拮抗菌、化学药剂及空白对照的防控效果。结果显示,纳米壳聚糖包裹拮抗菌处理组在苹果锈病防控上表现出色,能够显著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减少病斑数量和面积。同时,该处理组还促进了苹果植株的生长,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充分验证了绿色防控体系的优越性。
产业应用,前景广阔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苹果锈病的绿色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更为整个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未来,随着该绿色防控体系的推广应用,有望大幅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推动果业向更加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结语: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此次研究的成功是鲁东大学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学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的生动体现。未来,鲁东大学将继续发挥科研优势,聚焦农业绿色发展需求,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