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药领域,有这样一位耕耘者,他以五十余载的坚守诠释医者仁心,用创新实践为中医发展注入新活力。他就是付佑宝,一位从军营走出,扎根中医事业,屡创佳绩的中医专家。
付佑宝的从医之路始于 1972 年 11 月。彼时,他入伍加入第二炮兵 80407 部队从事卫生工作,在部队的历练中,他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之后,他进入广州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深造,为自己的中医之路打下坚实基础。1994 年,付佑宝转业回到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中医院工作,凭借精湛医术被德州市评为名中医药专家。2002 年,他被聘为北京步步先中医院业务院长,开启了新的中医探索征程。
2003 年春,“非典” 疫情来袭。位于北京南四环城外城的步步先中医院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阵地。面对大批病毒性肺炎患者,付佑宝大胆采用西医液体疗法与中草药协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他格外关注中草药的煎煮环节。一次在煎药房监督时,他发现经过 2 小时煎煮的药渣中仍残留着大量药汁,敏锐的他决定将药渣再煎两遍,浓缩后作为预防药。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不仅有效预防疾病,更在治疗上发挥了显著作用。
这次经历让付佑宝深刻意识到,中医发展需要创新。为了进一步探索更高效的煎药方法,他自掏腰包购置煎药机和煎药工具,开启了漫长的实验创新之路。临床疗效检验是实验过程中最艰难的环节,他不厌其烦地将临床煎煮过的药渣再次煎煮 2 - 3 遍,浓缩后给病人服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付佑宝的创新煎药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因肺癌切除半叶肺、曾呼吸困难病危的患者,在接受他十余年治疗后,如今已如常人般生活;冠心病患者经过十余年治疗得以痊愈;心衰患者以往每年都需在县医院抢救,经付佑宝治疗后,病情多年未发作;肺结核空洞患者在他的精心治疗下,空洞也成功修复痊愈。
十余年里,付佑宝长期在家中煎药,夏天高温导致房子和家具受损,但他毫无怨言。他坚定地表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国家培养了我,能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我感到无比自豪。如果这项创新实验能在全国推广实施,就能节约大量中药材和资源,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病人负担,那将是我最大的心愿!”
付佑宝用五十余载的坚守与创新,书写着中医人的责任与担当,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中医从业者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