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有一项古老而传统的技艺——土法制糖。海南盛产甘蔗,这为土法制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土法制糖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而据史料记载,海南海口遵谭镇的传统制糖业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承载着当地人民的记忆与情感,也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岁月变迁。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这项技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海南土法制糖技艺的困境
土法制糖,曾经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里有多家制糖工厂,它们以传统的手工工艺,将甘蔗榨汁、熬煮,制成红糖,供应给周边的居民和市场。这种红糖口感醇厚,带着浓郁的甘蔗香气,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兴起,大规模的机械化制糖逐渐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这些工业化生产的红糖不仅产量高,而且成本低,对传统的土法制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制糖工厂因为无法与工业化生产竞争,纷纷倒闭,制糖工人也纷纷转行。
传统制糖产量低,利润少,糖匠也越来越少。如今,海南古法制糖几乎消失殆尽,只剩下吴奇珍一家仍在坚守。吴奇珍是土法制糖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他经营的“奇珍制糖厂”是遵谭镇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糖厂。他从事古法制糖技艺30多年,他的儿子吴崇贵也加入了传承的行列。尽管面临困境,吴奇珍依然坚守着这份传统技艺,多方筹钱对糖厂进行了改造,更新设备,努力让生产、销售更加标准化。他的坚守不仅是为了传承这门古老的手艺,更是为了保住20多名工人的生计。然而,仅靠传统的销售渠道和有限的市场,吴奇珍的工厂经营艰难,一度陷入困境。
吴奇珍(左)和儿子吴崇贵(右)在品验刚出炉的糖粉
李子柒采购红糖送给粉丝&朋友
李子柒早在2018年时就做过一期关于古法制糖的视频,让很多人了解了古法制糖的步骤。她还去海南拜访了非遗传承人吴奇珍,了解了土法制糖的困境。多年来,她一直采购吴奇珍家的红糖,作为礼物赠送给粉丝、老师和朋友。在礼物的包装上,李子柒还附上了卡片,讲述着红糖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海南土法制糖的传统技艺和背后的意义。
李子柒送给粉丝的红糖礼物返图
李子柒的这一举动,不仅表达了对粉丝朋友的用心,更体现了她对传统手艺的尊重与支持。她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海南的土法制糖,为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她的粉丝们也成为了“带货主力”,通过他们的分享和传播,吴奇珍的红糖逐渐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李子柒一直在用行动去传播那些快被人遗忘的老手艺和非遗传承人,她对海南土法制糖的关注和支持,不仅让吴奇珍的工厂看到了希望,也让更多的传统手工艺人感受到了温暖。
吴奇珍古法红糖的近状及未来
这些年,吴奇珍的红糖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非遗需要守正,更需要创新。在遵循老味道的基础上,吴家儿女们将现代生产技术与土糖古法制作的传统工艺相结合,还为吴奇珍红糖设计了更符合现代审美的时尚包装。
同时,他们运用互联网思维,与电商平台合作,开辟了线上销售渠道,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海南的古法红糖,销路变得更宽了。此外,吴奇珍还注重产品的创新和升级,此外,吴奇珍还注重产品的创新和升级,在产品的创新方面,计划在已推出的姜糖、玫瑰糖、红枣糖基础上,增加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椰子红糖。同时考虑与本土企业合作,打造自己的古法制糖品牌,将产业做大做强。
吴奇珍古法红糖
如今,海南的土法制糖在吴奇珍的努力下,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这颗小小的红糖,不仅承载着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吴奇珍红糖将继续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渠道和产品形式,让其成为海南的一张亮丽名片,让古法红糖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