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将成为新的通用编程语言,只要会说话,就可以成为一名开发者;未来开发应用就像拍个短视频一样简单。"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最近的AI开发者大会上的这番话,让我这个从业十二年的老程序员既兴奋又感慨。
兴奋的是,技术发展的无限可能,感慨的是,我们这代人之前十多年都是“手写代码”,一个眨眼,就进入到了"动嘴编程"的新时代。而这场变革的核心工具——百度文心快码(Baidu Comate),已经彻底改变了我每天的工作方式。
一、大模型编程助手:开启"动嘴编程"新时代
记得刚开始接触文心快码(Baidu Comate)时,我和大多数开发者一样,只把它当作一个代码补全工具。但用了短短几周后,我就发现它远不止于此。文心快码基于百度强大的文心大模型,在代码生成、代码解释、代码优化等通用能力方面都有很丰富的应用,可以说是我们工作中一位不可多得的“大模型编程助手”。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自从上线了Zulu模块后,我们编程时就不再需要记忆复杂的API文档和功能模块,只需用日常语言向Zulu描述需求,比如"帮我写一个Python函数计算两个日期间的工作日天数",文心快码就能生成完整可用的代码块,还能自动添加详细的注释和异常处理。
至于一些复杂的开发项目,文心快码的"理解"能力也很强。比如我之前在开发一个微服务项目时,就让它帮我"实现用户注册功能,需要校验手机号格式,密码强度,并向成功注册的用户发送欢迎邮件"。这么复杂的功能模块,文心快码也能一步步设计完整方法,甚至自动处理bug和异常情况。"用嘴编程"的时代,的确到来了。
二、编程项目管理助手:构建智能编程时代新范式
事实上,文心快码的价值远不止于代码生成。根据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写代码其实只占程序员整个开发工作量的40%左右,而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应用测试、部署运维等"非编码"工作却占据了60%的精力。传统的一些代码助手,往往只关注编码环节,而文心快码的突破之处在于,它将AI智能辅助的范围延伸到了软件开发的全生命周期,真正成为了编程项目管理助手。在需求分析阶段,文心快码能帮助我们快速梳理模糊需求,并给出推荐的程序框架,而在测试与部署环节,文心快码不仅能自动生成单元测试,还能基于代码的变更智能推荐需要重点测试的模块,并对发现的问题提供个性化修复方案。
看来,用好文心快码等AI工具,将是未来我们开发人员的一门“必修课”。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