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已过万重山,风劲扬帆正当时。4月20日,我国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完全自主研制的AG600飞机在京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标志着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研制取得圆满成功,获得进入市场“准入证”。
颁证活动现场
颁证现场,媒体的闪光灯全部聚焦在颁证台上。伴随着激昂旋律,在众人热切期盼的目光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总经理魏应彪郑重接过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胡振江颁发的型号合格证书,现场掌声雷动。型号合格证不仅是一纸证书,也是航空人铸器报国的矢志不渝,更是向党和人民交出的郑重答卷,证书上的一笔一划见证了航空人的不懈攀登,书写了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的壮阔篇章。
AG600飞机获颁型号合格证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胡振江,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局长范朝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魏应彪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李清堂主持。
AG600飞机圆满取得型号合格证,这不仅是审定历程的收官之战,更是中国大型特种飞机迈向历史新纪元的重要时刻。回望来路,2017年12月24日,在珠海实现陆上首飞,迈出国产大飞机“水陆两栖”的第一步。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荆门完成水上首飞,为研制全线注入了澎湃的奋进力量。2020年7月26日,于青岛附近海域成功实现海上首飞。2023年6月,具备执行灭火任务能力。2024年7月,获得首个型号检查核准书。2025年2月,全面完成审定试飞。历经十五载攻坚克难,如今终向祖国和人民交出满怀喜悦与激情的海天答卷。
AG600飞机的成功研制,是新型举国体制下的“大协作”“大攻坚”,国内22个省级行政区、296家企事业单位、16所高校组建联合研制团队,创新形成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核心技术体系,构建了“小核心、大协作”的研制模式,建立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设计、生产制造、系统配套、试验试飞、保障服务体系,使我国具备了自主研发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技术和工业能力,实现我国民机产业发展在大型特种用途飞机领域历史性跨越。
在AG600飞机的研制历程中,我国填补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战略空白,完善了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加速了民用航空国产化进程,带动了民机产业链和供应链全面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自主保障,锤炼了一批大型特种飞机工程研发、数字制造、敏捷试飞、适航审定领军人才,为该类飞机适航过程成功探索实践路径,为后续其他重点飞机型号适航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民机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回想起我们研制团队陪伴呵护AG600飞机从蓝图到适航的点点滴滴,为保障型号顺利取证全力攻坚的日日夜夜,我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感谢。”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AG600飞机型号总设计师黄领才回忆起那些与团队并肩奋战的时刻,眼含热泪,十分动容,“今天是凝结了无数人心血的里程碑,更是新篇章的第一页。未来我们会继续为AG600飞机的实战应用加倍努力,为完善国家应急救援体系不懈奋斗。”
下一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将始终牢记嘱托,胸怀“国之大者”,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瞄准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迫切需要,持续推动AG600飞机系列化发展,不断完善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进一步构建航空应急救援服务体系,全面构建以AG600飞机为龙头的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为全域全时守卫我们的国土、国民安全,全力支撑航空强国、平安中国、海洋强国建设而不懈奋斗。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供图)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