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AI赋能基础教育教学变革学术交流大会暨第五届教育装备学术大会”在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期间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靳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剑萍,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聂小林分别发表致辞。
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熊璋在《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的主旨报告中指出,营造青少年学习与创新的新生态,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举措。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初心、坚持科学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格局、坚持教育教学的规律、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性并非教育的核心价值,给学生创造美好的学习与发展体验,才是核心价值。”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勇在《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大模型如何赋能课堂教研提新质》的主旨报告中,介绍了人工智能从颠覆结构、改变关系、影响数量级等方面融入教育,倡导以“真善美”至高境界与坚守伦理道德底线的价值理性来引领负责任的智慧教育生态应用。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佳峰作了题为《从工具到伙伴,AI重构未来教育生态》的报告。他表示,人工智能为规模化因材施教带来了机遇,但也面临着“教育属性和教育能力”不足、教育创新应用较难快速规模化应用的新挑战,需要从内容安全和价值观、知识准确性、技术使用方式和内容生成适用性方面探索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路径。
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副局长马建伟围绕《AI育西岸 至臻未来——河西区智慧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分享》介绍了河西区智慧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作法与成效,重点介绍了引入大模型技术打造的河西教育垂直领域的超级智能体“哪小吒”,并提出从深化数据治理、强化教师发展、构建智能生态等方面推动全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发展。
天津市实验中学校长刘晓婷、杭州外国语学校校长吴锋刃分别在《在智能浪潮中重构教与学的育人图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新生态——杭外‘一轴·双台·三界·四维’模式的实践探索》的分享中介绍了学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的探索。
大会现场,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俊英发布了《第五届教育装备学术大会天津共识》。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