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器官移植第二大国。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在我国一直高效顺利进行,获得国际移植界相关专家高度评价。”10月11日,“生命接力先锋队”走进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在会上表示,2015年1月1日起,公民志愿捐献成为我国器官移植唯一合法来源。规定实施的当年,我国就实现了2775例公民身后器官捐献,此后器官捐献数量每年平均增长20%,到2018年达6302例。
截至目前,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网志愿登记已达145万人次。“但相比我国14亿人口,器官捐献的理念宣传和教育还远远不够。”黄洁夫说,“器官捐献是生命的接力,是生命在阳光下的延续,要让更多的人知道。”
器官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医疗手段。近几年我国公民志愿器官捐献数量每年都在稳定增长,但目前我国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约有30万人,每年器官移植数量仅约2万例,移植的缺口依然很大。
“费用高昂、移植医疗能力欠缺和器官捐献来源的不足,是目前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面临的三大瓶颈。”对此黄洁夫进一步阐释,“首先器官移植所涉及费用较高,很多患者难以负担。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些地区已把器官移植的免疫药物纳入医保。该改革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而逐步推进的。”
其次,移植医疗能力不足。“器官移植是‘高精尖’手术,培养医生不容易。我国从2015年开始才系统、成批培养医生。”黄洁夫指出,目前全国共有173家医院可以实施器官移植手术,但实际需要300多家医院,“接下来应加强医院和医生的伦理规范建设”。
最后,关于器官来源仍然不足的问题。黄洁夫说:“全世界都面临这个难题。很多老百姓还不是很了解器官捐献的理念、途径。”他说,假如这三大瓶颈能得到解决,我国有望在3年后成为世界器官移植第一大国。
“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和真正完成器官捐献是不同的概念。”黄洁夫特别提到,前者仅为个人自愿表达捐献意愿,是对器官捐献理念的认同,是一种支持态度的表达。后者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严格死亡判定、临床医学评估、直系亲属签字和第三方的见证。(叶青)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